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百花周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封面故事•銀杏館 夢幻長者西餐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09]
放大圖片

 ■銀杏館老闆黎明輝

文、圖:李卓賢 (部分圖片由銀杏館提供)

 都說「人口老化」、「倒金字塔」等問題將會成為沉重的社會負擔,背後實際的潛台詞是:人老了,不能再被社會剝削,反過來要社會供養,於是老年成為人人自危的魔頭:打工仔要自掏荷包積穀防老、拿一千元生果金差點要入息審查……

 其實為甚麼要退休?退休只是社會更新勞動力的概念。追逐夕陽和夢想並不是花樣男女的專利;長者絕對有能力成為工作上的MVP。餐飲新貴銀杏館,因長者之名,正是希望社會重視一下長者的第二春,他們也能把工作做得好,也能抱有理想。

 「長者其實是很好的社會資產,他們經驗豐富,有工作能力,也有工作需要。」除了是訪問的一句開場白,也是註冊社工黎明輝,與夥伴們開辦銀杏館的理念。十年前,他們創立樂天集團發展有限公司,幾年下來開設安老院、復康中心等,後來他們留意到長者的就業問題,設立樂天關懷行動、長者資訊網之餘,也產生銀杏館的理念。

生命中的second career

 黎明輝以銀杏館的長者為例:「他們有部分不想依賴綜緩,又要支持家中生計;有部分只希望得到自我認同的感覺。」黎明輝有不少員工過去為專業人士,像電報局職員、教師等,但退休以後生活習慣改變,影響他們與家人的關係,也容易有情緒和精神上的困擾。如果可以重新就業,應能讓他們找到生活的意義。

 有不少報道把銀杏館比喻為社會企業。「人們認為你有社會的使命感,你就是社會企業了。」所謂的社會企業大多指非牟利機構,黎明輝指很多團體在用完資助以後,不能把成果延續下去,那就只有「社會」而沒有「企業」;因此黎明輝與夥伴稍為調節一下,讓企業有延續和牟利。「因為社會給人和企業生存和成長的機會,因此要回饋我們的社會;令社會更和諧,那是企業發展的土壤。」

以長者為經營軸心

 既有理念,盧明輝與夥伴經營的樂天集團,在2006年投資了180萬開設銀杏館,除預期蝕錢守成,另一方面也招聘長者,實現企業的理念。可是長者們退休(或退出)自各行各業,背景多樣,必須重新受訓。由於長者學習能力較弱,餐館得重複訓練他們,熟習餐飲的工序。

 「如果只是以長者就業招徠客人,人們因為同情,只會來一兩次。」黎明輝等創辦人,深明食物才是餐廳的靈魂,因此他們請了一位年輕的巧手大廚,樓面的工作則主要由長者應付。為了方便長者工作,餐廳經營也根據長者生活習慣而調節,例如安排了四至五小時的更期,依據長者的覆診時間編更,甚或在餐廳請一位年輕的跑腿,又安排社工處理長者與年輕人的隔閡。

 記者說明白點,這是「長者為軸」的營運方式。黎明輝指這種配搭,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由於長者們有不同的人生閱歷,很博得客人歡心。退休的紅酒導師、巴士司機,總能把過去的經驗應用在今天的工作,加上長者工作認真,餐廳開業兩三小時前就到附近「晨運」;晚上十二時打烊給老闆報告客人數創新高。這種貼心服務與產品俱佳的特質可謂老少咸宜,令歌賦街的店舖吸引了一大群上班族;而廟街的分店則吸引了不少家庭客。

 「很多社企的問題,在於過分單一化,例如在工作的環境中,清一色都是精神病患者。其實人有不同技能,大家也有不認識的事情,因此要採用混合模式,大家互相配合,讓年長者和年輕人一起工作,才能有好的協調。」

 月前銀杏館舉辦招聘會,四十個空缺吸引五百人參與,可見長者人老心不老,理想令他們比今天的年輕一代更有活力。因此黎明輝指,他們最終的目的,是希望銀杏館成為企業典範,證明長者在各行各業,也是值得珍視的力量。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百花周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