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改革伊始,民眾在辦年貨。
30年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從1978年的3,645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249,530億元,GDP年均增長高達9.88%,遠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平均3%左右的增長速度,經濟總量由世界第10躍居世界第4。
對於個人而言,CPI的增長意味著「東西貴了」,其實30年來,它的變化在一個小小的賬本裡就可以全部找到。做了一輩子會計的胡秀蘭就有這樣一本30年的「流水賬」。
1978:薪低夠開銷 一斤肉5角
1978年在北京儀表廠當工人的胡秀蘭每月工資48元,在當時計劃經濟下物價很便宜,「一角錢能買好幾根黃瓜,一斤豬肉不到5毛錢」。不過,轉過年去就感覺「東西貴了」,胡秀蘭的賬本記著,豬肉、牛奶都漲了一兩毛錢,到1980年底不少東西都貴了至少一半,但同時她的工資也增加到了64元。這便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輪物價上漲,當時改革令經濟快速增長,政府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增加工資,赤字擴大,增發貨幣,最終造成通貨膨脹。
1984年,已經調到一家小學當會計的胡秀蘭家買了一台17吋索尼電視,這台電視花了夫妻倆大半年的工資,而最關鍵的不是錢,而是指標。「那年學校獎勵我工作表現好給了個指標,有人出價幾百塊也得不到啊。」隨後幾年的賬本顯示,食品和日用品都在逐步漲價,工資也漲了十幾元。
1988:通脹風聲緊 搶購副食品
1988年5月12日,胡秀蘭在這一天特地換了個新本子並記下了最「壯觀」一筆花銷:100盒火柴和足夠全家用一年的鹽和醬油等,用了近一個月的工資。「當天中央電視台、廣播電台播出了四種副食品漲價消息,大家很快上街搶購,見東西就買。」當時政府作出「價格闖關」決定,全面取消價格管制,到1989年CIP漲幅高達18%。
1992年開始又是一輪比較明顯的漲價,賬本裡記著,到2003年大米白麵等糧食幾乎比一年前貴了一半。胡秀蘭在銀行存的1萬元錢,3年後變成了1.7萬,這是政府當時為應對通貨膨脹推出保值儲蓄。到1997年,這一輪漲價勢頭基本得到遏制。
2000年後,賬本上顯示,連續幾年物價上漲並不明顯,「好幾年雞蛋一兩元一斤,豬肉四五元一斤」,但工資卻以每年兩三百元的速度上漲;直到2006年底2007年初,豬肉價格突然從6元左右倍增到12元以上,又一輪通貨膨脹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