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1984年雙軌制雙重受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10]
放大圖片

 ■「雙軌制」使得1982年的大慶油田的超產原油油價是普通油價的5倍有餘。

 1984年中國提出建立「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要求用市場定價機制替代政府定價機制,讓價格成為調節經濟的手段。當時價格改革存在兩種思路:一是完全放開,一是小步快調。「中國改革歷來以穩妥為先,一下子全部放開價格有很大風險。」魏加寧說。

同一產品 兩種價格

 當時中國的前車可鑒是,1948年聯邦德國放開物價,一個月之內食品價格漲了兩倍,導致大規模群眾示威。1980年波蘭放開食品價格,造成格旦斯克工人大罷工,蓋萊克被迫下台,十年後,共產黨失去政權。魏加寧表示,中國政府因此採取了過渡方案:先放開一部分產品的價格,同時保留一部分計劃價格。同一商品,兩種價格,即是「雙軌價格」。

 1982年國務院批准大慶油田超產原油在國內按每噸644元出售,其他油田超產的原油均按每噸532元出售,而當時計劃內生產的原油價格均為每噸100元。超產原油價格的放開成後來工業品生產資料實行價格雙軌制的源頭。1984年5月10日,國務院發出了67號文件規定,在完成指令性計劃以後,超產部分允許企業在不高於計劃價格20%的範圍內浮動;到1985年1月國務院又發文取消了20%的價格限制,表示超產部分的價格由供需雙方自由議定,國家不加干涉。這樣,同一種產品就有兩種價格,計劃內的那部分是計劃價格,超產部分是市場價格。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市場價格大大高於計劃價格。1989年3月,市場價高出計劃價的幅度分別為:煤炭149%,原油213%,鋼材105%,木材112%,銅150%,鋁124%。

計劃失控 市場不靈

 對於價格「雙軌制」的評價,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說過,中國實行的雙軌價格是由統制價格轉向市場價格的「天才的解決辦法」,波蘭著名經濟學家布魯斯也認為「雙軌制是平穩過渡的橋樑」,有了市場價格這一「軌」之後,指令性計劃一統天下的僵死局面被打破,使經濟生產出現生機。

 不過,後來的經濟學家反思發現,價格「雙軌」給中國經濟帶來「計劃失控」、「市場機制也不靈」的後果,是後來經濟秩序大混亂的根源所在。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