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借媒體之力走出低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05]
放大圖片

 ■《牡丹亭.尋夢》,張洵澎飾演杜麗娘。 資料圖片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公小平有一句話「摸著石頭過河」,或許更能描摹開放中的人情心態。身陷在海內外影視娛樂浪潮中,中國戲曲界亦在探索新路。內地大江南北的戲曲的革新、摸索之路還在延伸。業界人士表示,當時大家都迷茫,不知道如何去改變戲曲低迷的現狀,只知道要變革。或許求變是找死,然後不變卻只能等死。

「越女爭鋒」 收視勝「超女」

 2007年適逢越劇百年華誕,滬浙聯手,透過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推出一檔「選秀」式的競賽:「越女爭鋒─越劇青年演員電視挑戰賽」。剛剛經歷過一輪「超級女聲」、「好男兒」等選秀大賽的中國人,熱情又被「越女」選秀點燃。

 不同於全民選秀的「民星」的「零門檻」准入標準,「越女」選拔門檻頗高,所有的參賽「越女」必須是「越劇專業院團演員(含藝術院校越劇科系教師、學生及民營劇團演員)」。大賽的評選標準白紙黑字又嚴又細:「超時扣2分」、「先折子後清唱」、「打分偏向年輕選手」。

 雖然從開賽就引發了層層爭議,「越女爭鋒」的成功還是令人側目,不但吸引了老戲迷,更將年輕一族添加到了觀眾名單中。向選秀節目偷師學來的比賽制度,讓「越女爭鋒」的評議有讚有彈,部分業內人士直言:選秀的方式未必適合越劇,更質疑這樣的選拔賽能不能選出名角?

借助互聯網 與年輕人互動

 號稱戲曲界「超級女聲」的「超女爭鋒」確實沒有辜負主辦方的期望,在越劇流行的滬浙兩地,「越女爭鋒」的收視率均超過了「超級女聲」。而「越女」粉絲的瘋狂程度更甚,台前幕後到處是一群群等待心愛偶像的粉絲,獻花、簽名、合影常規「追星」手段一個都不少。

 近年來在吸引年輕一族方面做得風生水起的昆劇,亦有自己的妙招。幾位昆劇團當家角兒都有自己的博客、網站,經常和年輕粉絲展開互動。而昆劇的宣傳和普及簡直如水銀瀉地,上海的歌迷在王力宏的個人演唱會上聽到的不僅有王力宏的嘻哈饒舌,《牡丹亭》中的「柳夢梅」手持摺扇從主舞台中央的升降台緩緩升起,一句「姐姐,咱一片閒情愛煞你哩」更是不知攬幾多年輕粉絲入昆劇的天地。在比利時的鋼琴名家尚馬龍的演奏會上,昆劇的角兒也和著鋼琴拍子旖旎而舞。借香港明星呂良偉的「觸動傳媒」新媒體之力,在上海的出租車上,不但可以了解到昆劇的美妙、歷史,上昆最近的演出講座安排亦盡在掌握。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