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聲色犬馬四之三看滄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05]
放大圖片

幾度滄桑歌未歇 昆劇走出時尚路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唐湛嫣

 隨著改革開放30年的到來,上海昆劇團亦迎來建團30周年的大慶。號稱百戲之祖的昆劇在過去30年走過的道路,正是中國戲曲界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個縮影:從沉寂到復甦,從封閉到開放,一條復興之路走得曲折而又堅定。

百戲之祖走過30載艱辛歲月

 對中國昆曲來說,5月18日是一個是特別吉利的日子。2001年5月18日,來自中國的傳統戲劇昆曲,全票當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以昆劇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戲曲重回大眾視線的焦點。人們發現,改革開放30年中,中國戲曲默默地與時間賽跑,搶救傳統劇目,艱難地與流行文化爭奪觀眾。

江青取消昆曲 業者被迫改行

 10年浩劫,樣板戲等烙著濃厚文革色彩的娛樂節目,讓耳目困乏的上億中國人「飢腸轆轆」。同樣倍感「飢餓」的還有因文革被迫中斷戲曲生涯的成千上萬的業者。

 文革初期,江青一句「昆曲可以不要了,統統改行唱京劇」,各地昆劇團就地解散,業者四散求生,有的下放到工廠,做了工人老大哥,有的托身於「樣板戲劇團」,有的去了農村,幹起了陌生的農活。

 上海昆劇團副團長、「昆劇王子」張軍的授業恩師蔡正仁是文革後組建上海昆劇團的召集人。懷著對昆劇的熱愛,蔡正仁和「昆大班」(1949年後上海戲劇學院第一批昆曲學生)的同學們到各個工廠、劇團、農場尋找同窗。

 張軍介紹,這批昆曲藝術家前輩當時已近不惑之年,上海昆劇團組建後,他們憋著一股勁,要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在當時簡陋的昆劇團裡,每個演員都是一身汗一身泥在練功房裡拍戲。不計較條件,不計較付出,短短數年內,上昆先後排出《瓊花》、《十五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蔡文姬》、《白蛇傳》多部大戲。

 年逾八旬的昆劇大師俞振飛不辭辛勞,親自帶著這批中年再披戲袍的弟子們全國巡演,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烈歡迎。

上昆劇團重組 喜獲「梅開五福」

 1986年9月,上海昆劇團受邀到中南海為十二屆六中全會做專場演出,演畢,江澤民興致勃勃地用昆曲團的笛子吹起了《梅花三弄》,鄧小平夫人卓琳、習仲勳夫人齊心、陳丕顯及夫人謝志誠還相繼邀請俞振飛等藝術家到他們家中做客。1987年,上海昆劇團5位主要演員:華文漪、蔡正仁、計鎮華、岳美緹、王芝泉同時獲得了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梅開五福」的殊榮,在中國戲劇界堪稱空前。

 傳統戲劇最擔心兩個老齡化,一是觀眾老齡化,二是演員老齡化。而一項關於昆劇調查頗令人欣慰,有66.7%的觀眾是18到35歲擁有高學歷的市民,60%是女性。10年前,內地6個昆劇團共有800餘名昆劇演員,被戲稱為「八百壯士」,後來人數減至600餘名,年輕演員比例下降嚴重。但是2004年「昆五班」45名入學名額吸引了2,000餘個報名學生,再加上其他各地昆劇班的火爆情景,讓人看到,中國傳統戲劇後繼有人。

流行文化蜂擁至江南絲竹陷窘境

 國門大開之後,流行文化蜂擁而至,廣播、電影、電視、網路等新媒體,伴隨豐富的物質生活走進千家萬戶,包括昆劇在內的傳統戲劇迎來了冬天。舒緩纏綿的曲調,雅致悱惻的詞藻難以和朗朗上口的流行音樂搶奪觀眾,在「聲光電」刺激的現代演出手段前,傳統戲劇竟無競爭之地。被諷刺為「昆曲昆曲,困困(睡睡)吃吃」的昆劇,觀眾日益減少,而且年齡相對偏高。

民族樂不景氣 演員無奈下海

  據張軍憶述,上世紀90年代初期,每個周末昆劇團有一次演出,演出費是30元,他從家打的到演出地點逸夫舞台來回需要34元,演出報酬付車錢都不夠。平時昆劇團的演出,即使票價只有10元,上座也僅三五十人,被人譏笑為「演戲的比看戲的還多」。後來,昆劇團乾脆取消了10元票價,在演出廳門口放一個募捐箱,就算是免費的演出,也乏人問津。只有到了夏天,觀眾會多些,但不是為了看戲,而是來享受劇場裡兩台功效強勁的空調。

 傳統戲劇遇冷,並非是昆劇一家困局。當時戲劇演員多拿國家工資,雖然不至於淪為低收入族群,但與歌星、影星的高收入相比卻是天壤之別。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之下,一些戲劇演員無奈搞起副業,下海經商。1989年,上海昆劇團在美國演出時,還發生了數名演員滯留不歸的事件。

借媒體之力走出低迷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公小平有一句話「摸著石頭過河」,或許更能描摹開放中的人情心態。身陷在海內外影視娛樂浪潮中,中國戲曲界亦在探索新路。內地大江南北的戲曲的革新、摸索之路還在延伸。業界人士表示,當時大家都迷茫,不知道如何去改變戲曲低迷的現狀,只知道要變革。或許求變是找死,然後不變卻只能等死。

「越女爭鋒」 收視勝「超女」

 2007年適逢越劇百年華誕,滬浙聯手,透過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推出一檔「選秀」式的競賽:「越女爭鋒─越劇青年演員電視挑戰賽」。剛剛經歷過一輪「超級女聲」、「好男兒」等選秀大賽的中國人,熱情又被「越女」選秀點燃。

 不同於全民選秀的「民星」的「零門檻」准入標準,「越女」選拔門檻頗高,所有的參賽「越女」必須是「越劇專業院團演員(含藝術院校越劇科系教師、學生及民營劇團演員)」。大賽的評選標準白紙黑字又嚴又細:「超時扣2分」、「先折子後清唱」、「打分偏向年輕選手」。

 雖然從開賽就引發了層層爭議,「越女爭鋒」的成功還是令人側目,不但吸引了老戲迷,更將年輕一族添加到了觀眾名單中。向選秀節目偷師學來的比賽制度,讓「越女爭鋒」的評議有讚有彈,部分業內人士直言:選秀的方式未必適合越劇,更質疑這樣的選拔賽能不能選出名角?

借助互聯網 與年輕人互動

 號稱戲曲界「超級女聲」的「超女爭鋒」確實沒有辜負主辦方的期望,在越劇流行的滬浙兩地,「越女爭鋒」的收視率均超過了「超級女聲」。而「越女」粉絲的瘋狂程度更甚,台前幕後到處是一群群等待心愛偶像的粉絲,獻花、簽名、合影常規「追星」手段一個都不少。

 近年來在吸引年輕一族方面做得風生水起的昆劇,亦有自己的妙招。幾位昆劇團當家角兒都有自己的博客、網站,經常和年輕粉絲展開互動。而昆劇的宣傳和普及簡直如水銀瀉地,上海的歌迷在王力宏的個人演唱會上聽到的不僅有王力宏的嘻哈饒舌,《牡丹亭》中的「柳夢梅」手持摺扇從主舞台中央的升降台緩緩升起,一句「姐姐,咱一片閒情愛煞你哩」更是不知攬幾多年輕粉絲入昆劇的天地。在比利時的鋼琴名家尚馬龍的演奏會上,昆劇的角兒也和著鋼琴拍子旖旎而舞。借香港明星呂良偉的「觸動傳媒」新媒體之力,在上海的出租車上,不但可以了解到昆劇的美妙、歷史,上昆最近的演出講座安排亦盡在掌握。

大膽求變 古曲新聲

 為了走出困境,1993年,上海昆劇團投資百萬,排演了一部講述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故事的劇目《上靈山》。傳統戲劇如此大手筆投資已經不尋常,更讓人咋舌的是,現代「聲光電」舞台手段和古典唱詞共台,豬八戒一句「瀟瀟灑灑走一回」更是與時俱進。頂著「昆曲還可以這樣演」的壓力,《上靈山》終於啟幕,並且確實吸引了大量年輕觀眾走入劇場,甚至有中學生連看了多遍《上靈山》。

 這次小勝,堅定了昆劇團變革的決心。他們的創新從「昆劇走近青年」到《一片桃花紅》,還有改編自魯迅先生小說的現代昆劇《傷逝》……到2007年5月,全本《長生殿》拉開了帷幕,整整4個晚上的演出全方面展現了上海昆劇團的非凡實力。更令人驚訝的是,《長生殿》一年8輪共32場的演出,沒有出現過一次冷場,票房總收入高達120多萬元,創下了昆曲演出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紀錄。

 張軍表示,昆劇團在改革中,以保持昆劇本身的氣質特色為要素,目前上海昆劇團的劇目80%是傳承,20%是改革,這兩成的革新依靠更新的傳播手段去光大已經有600年歷史的昆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