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幾番艱辛,終於把諾貝爾文學獎終審評委馬悅然教授伉儷請到新加坡,為《世界當代華文文學精讀文庫》主持新書發布儀式。這套書是由香港《明報月刊》與新加坡青年書局聯合出版的。
《世界當代華文文學精讀文庫》第一輯共出版五十個作家的作品選集,由二十多位海內外大學的文學教授、專家組成編委會,由編委各自選出五十個作家,然後再統計出總票數,票數最高的五十位作家,將入選《世界當代華文文學精讀文庫》。
馬悅然教授是《文庫》編委之一,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十八個評委中、唯一懂中文的瑞典院士,他以八十四歲高齡,與夫人陳文芬聯袂到新加坡為我們主持新書發布儀式,可見他對華文文學的熱心支持。
馬悅然伉儷在新加坡期間心情愉快。他們第一次透露了他們兩人的邂逅以至結縭經過,令人大感興趣。我在這裡曾經寫過,馬悅然與陳文芬是二○○五年於山西作家曹乃謙的家中宣告婚訊的,至於期間的曲折經歷,則少人聞問。
馬悅然與陳文芬這段異國姻緣,始於一九九八年。當年馬悅然訪問台灣,他在台灣媒體邀宴席上,首先遇到陳文芬。當時陳文芬是以台灣《中國時報》文化記者身份出現的。馬悅然在席間特別提到對台灣布袋戲的感興趣。對此,與會人士均沒有反應,倒是陳文芬聽得仔細,自動請纓充當馬悅然的導遊,親自帶馬悅然到台灣新莊看布袋戲。演出的是台灣久享盛名的小西園劇團,馬教授看得過癮,認為這台演出,葆有泉州布袋戲的餘韻,端的是賞心悅目。
陳文芬自此後與馬悅然教授開始結誼。陳文芬表示,打從那時開始,一直到結婚之前五六年,兩人很是投契,往來電子郵件二千多封,並由此加深彼此間的了解和想法。陳文芬說,她和馬悅然的關係可以說是「文字因緣骨肉親」,那是一種心靈上的溝通,並不像人們想像得那麼戲劇化。
陳文芬與馬悅然自然而然的結合,使我想起法國作家拉姆奈的一句話:「正如露珠依附於花冠那樣,愛寓於清純的靈魂深處。」
馬悅然的第一任妻子是四川姑娘陳寧祖女士。婚後兩人非常恩愛,馬教授愛屋及烏,不光娶了四川姑娘,還擅講四川方言,嗜吃川菜,愛飲川酒,並且寫出四川方言的研究論文。
第一任太太陳寧祖逝世後,他悲痛莫名。為紀念這位已逝的妻,他出版了《另一種鄉愁》的專著,寫的是他與中國文學、中國人的結緣。
書名《另一種鄉愁》語帶雙關,在新加坡時馬悅然告訴我,他的第二故鄉是中國四川。馬悅然於四十年代獲獎學金到四川調查四川方言。他在峨眉山的報國寺跟老和尚讀四書,唸《唐詩三百首》、漢代五言詩、樂府詩,和魏晉南北朝的詩。他在四川認識了他的第一任妻子陳寧祖女士。陳寧祖女士是很賢慧的典型中國婦女,據馬悅然好朋友萬之寫道:「寧祖不僅是堅強、開朗,而且對人古道熱腸,尤其對祖國來的同胞,更加熱情,甚至無微不至地關心體貼。」馬悅然與陳寧祖女士相濡以沫,相敬如賓!陳寧祖於一九九六年逝世,馬悅然悲傷極了,曾搬到陳寧祖女士的墓地毗鄰居住伴隨她。
可見馬教授的另一種鄉愁,是令他魂牽夢繞的中國文化緣、兒女情,濃得化不開,難以釋懷,還幸他後來遇到溫文爾雅的台灣姑娘陳文芬,這才得到真正的慰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