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風雲30載《改革開放三十年看新疆》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城市拓展顯生機 老城新姿換新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19]
放大圖片

 ■伊寧市維吾爾族庭院

 2004年,伊寧市委、市政府出讓位於老市區中心花園繁華地段的市委機關辦公樓,到城南伊犁河北岸建新的行政中心。與此同時,以伊寧市南市區等為代表的老城區也進入改造階段。

 如今,一個全新的城市展現在世人面前。伊寧市城區面積由1978年的12平方公里擴大到如今的36.5平方公里,擴大了3倍。

 伊寧市僅「十五」期間累計投入城市建設資金13.15億元,實施完成了G218、S313、S220線伊寧市過境公路提級改造,濱河路、江蘇路的新建,解放路、飛機場路、斯大林街的改造等一批路網建設工程;完成了伊犁河特大橋,東、西區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廠,集中供熱二號站、三號站,供排水管網改造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實施了斯大林街片區、上海城片區、市委片區等一批舊城改造工程,累計完成舊城改造面積約400萬平方米,完成房地產開發面積217萬平方米,新增城市綠化面積28.32萬平方米。伊寧市的城市功能明顯提升,城市空間進一步拓展,城市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城市面貌發生明顯變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伊寧市實施了南市區的保護性改造工程,得到了南市區居民熱情空前的支持和配合,完成了4.2平方公里範圍內的26條主巷道和97條小巷道,共計52公里的道路建設,配套完成供水管道30公里,排水管道39公里,安裝路燈1500盞,加上綠化投入,總投資一億多元。南市區保護性改造工程的順利實施,使南市區的居民徹底告別了多少年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狀況,改善了由於基礎設施薄弱造成的居住環境問題,保護了南市區極具特色的街巷格局,避免了拆遷大量少數民族庭院式民居,保留了富有濃郁西域風情的歷史文化街區原貌,此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在城市建設方面,今後幾年,伊寧市將加強城市化進程,按照農資貿易向東發展,工業向西發展,城市房地產和居民居住區向南、北發展的空間佈局,城南以旅遊和新區開發為重點,將塔什科瑞克鄉片區與一橋至二橋之間的開發建設融為一體,形成以工業打頭,房地產開發為兩翼的城市的發展格局和蓄勢待發的態勢。同時,不失時機地推出城市北區開發建設的計劃,跨過G218線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最終將伊寧市打造成為祖國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國際貿易中心、西部工業新城、歷史文化名城和旅遊名城。

 伊寧市力爭到2010年實現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目標。同時,要積極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十一五」後兩年,伊寧市將完成重慶路等45條道路的新改建和續建及配套工程,基本完成老城區改造和背街小巷的「五化」任務;爭取實現供熱能力達到1050萬平方米,日供水能力達到11.3萬方,日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3萬方的目標;建立較為完善的環境管理機制和體制,城市綜合治理成效達到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力爭各項環保指標達到或基本達到國家標準。通過拉開城市框架、拓展發展空間,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功能,為伊寧市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實的依托和平台。

 今天的伊寧市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城市,也是一個充滿著激情的城市。

 2008年底,由烏魯木齊到伊寧市到霍爾果斯的果霍,果清伊高速公路已經通車,新疆第一條電氣化鐵路精伊霍鐵路2009年通車,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2009年投入運營……而今伊寧市再定發展宏圖——利用緊鄰中亞地緣優勢「建設中亞經濟強區」戰略高調登場。改革開放30年來,昔日沉寂的邊陲小城正在變成一顆璀璨的「中亞明珠」。 圖片攝影:楊新業、李志剛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風雲30載《改革開放三十年看新疆》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