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小崗村村民在收割水稻。
——農村土改帶頭人 市場經濟落伍者
本報記者:谷雨(文/圖)
時間見證著改革開放的成果,歷史檢驗著改革開放的得失。在安徽這個不算發達的中部省份,無論是農村率先「大包乾」的鳳陽小崗村,還是炒賣「傻子瓜子」的蕪湖小販年廣久,都曾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階段扮演著特殊角色。然而30年滄桑巨變後,曾經是中國農村改革開放的發源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顆閃耀的明星—小崗村,卻是「一年越過溫飽線,近三十年未過富裕坎」。這一狀況,不僅讓如今的小崗村人尷尬不已,也對中國改革開放的農村之路,提出了新的課題。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鳳陽縣一個貧窮的偏僻村莊小崗村,18位農民冒著殺頭坐牢的危險帶頭搞起了土地「大包乾」,點燃了中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星星之火,掀開了中國農村改革開放的序幕,推動了城市改革,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產生深遠的影響。
18農冒死「包乾」 一年告別貧窮
30年前,為了填飽肚子,小崗村的18戶農民秘密簽訂了一份協議,把公社的土地分到戶耕種。他們知道這在當時是違法之嫌的舉動,可能會帶來殺身之禍。所以,在協議中,18位本份而淳樸的農民按下鮮紅手印,還特別寫明:如果有人因此坐牢、殺頭,其他人要代為撫養孩子長大成人。幸運的是,時任安徽省委書記的萬里當時來到小崗村,同意了農民的要求,之後又獲中央肯定。據當時參與起草中央一號文件的杜潤生回憶,中央文件上對「大包乾」的表述也極其謹慎,「少一個字都是要掉腦袋的」。這就是被稱為開啟中國農村改革大幕的「大包乾」。「大包乾」給小崗人帶來新生,1979年,小崗村糧食總產高達13.3萬斤,相當於1955年到1970年15年糧食產量總和,人均純收入400元,是1978年22元的18倍。小崗人一年告別了貧窮,解決了溫飽問題。鄧小平曾說,「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農村的改革是從安徽開始的。」
多次錯過良機 20載未能致富
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臨前夕,小崗村的現況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據小崗村書記沈浩對前來採訪的記者稱,30年來小崗村變化翻天覆地,村民人均純收入達6,000元,有100多戶人家翻蓋新房,村裡還新建了學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包乾」紀念館、文化廣場,引進了工業項目等。
然而,在實地細心的訪問中,人們卻發現,由於長期偏重糧食生產,小崗村在改革開放後的20多年,多次錯過了發展良機。1979年,小崗村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絕對增長370多元,增加了17倍,但1980年到1992年,13年淨增100元,只有500元;到1998年僅1,800元,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鳳陽縣當地一幹部說,小崗村在前20年幾乎沒有大發展,仍然是一個偏僻落後的村莊。主要原因是生產發展環境差、農村文化水平低,缺少發展的動力和基礎,可謂 「一夜越過溫飽線,20年未過富裕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