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月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中國眼光:美國街頭音樂的故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1-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華盛頓大學音樂學院學生潔西卡拉在街頭演奏小提琴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陳煒楨/整理

 靜謐的教室內,揚起一種幽怨的曲調,它彷彿用旋律來訴說著一個落泊的故事,那是多年前美國華盛頓大學學院街上一位黑人結他樂手的作品,也是洛秦教授從事街頭音樂考察的緣起。

 因為一次偶然的情感觸動,踏上了美國街頭音樂的研究之途。「1991-1994年,我在美國華盛頓大學修讀民族音樂學碩士課程,在這三年裡,每天都走過學院街,每次都看見一個老黑人在演奏,他那深沉而悲哀的彈唱讓我放慢腳步,總想買一盒安放在結他盒中的他彈唱的錄音帶,售價是7美金,但每一次我都會對自己說,下一次吧!到了1996年冬天,我在肯特大學撰寫我的博士論文,有一天,收到了一本華盛頓大學校友會的雜誌,裡面其中一篇報道是每天在學院街上演奏的黑人樂手自殺了,原因是再不能忍受寂寞。他死的時候穿上了一套很整潔的衣服,只有一把結他陪伴在旁。那個不知名的老黑人的歌聲,從此消失於華盛頓大學的學院街,他的錄音帶,我再沒機會買回了,但他的靈魂就永遠活在我心裡。」洛教授憶述。

 洛秦教授一生醉心研究音樂,1978年任浙江省管弦樂團首席小提琴,1988年獲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史專業碩士,1994年獲美國華盛頓大學音樂學院民族音樂學碩士,1998年獲美國肯特大學音樂學院音樂人類學博士。現任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代表著作包括《街頭音樂:美國社會和文化的一個縮影》、《爵士百年興衰錄》、《音樂中的文化與文化中的音樂導讀》等。2006年曾獲「首批『上海市領軍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高校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獎項。

世界上研究街頭音樂的第一人

 街頭音樂與平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當中寄予了濃厚的情感,表達著血性的心靈,亦在縱橫交錯的街道上沉澱著音樂文化,縱然音樂權威多推崇精品文化,提倡「唯有貝多芬為貴」,洛教授卻深信探討民間的、邊緣落後地區的、街頭小巷中的聲音,更能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音樂,於是,他從西雅圖出發,逐一走進美國東西岸各城市的大街小巷,進行街頭音樂田野考察、採訪和拍攝。

 通過圖書館、互聯網及學術諮詢公司詢問,現今國際上仍沒有學者對街頭音樂進行系統化的研究,洛教授開創專門研究美國街頭音樂及其社會文化的先河,為世界上研究街頭音樂的第一人,他認為「街頭音樂不只是音樂活動,而是一幅人的生活和心靈寫照、一個社會和文化的縮影。」

 儘管從事這項考察和研究已經多年,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自小受到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傳統和文化所熏陶,姑且勿論怎麼樣了解和熟悉街頭音樂的內容和形式,對於理解這個富有美國社會和文化的現象,特別是對於它的解釋,永遠是從一個「局外人」的立場來進行。撇下了自身文化的包袱,洛教授給我們說了二十四個美國街頭音樂的動人故事。

街頭音樂是一種生活經歷

 第三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華盛頓大學音樂學院的女學生潔西卡拉。潔西卡拉從小喜歡音樂,中學畢業後做了幾年義工,現在政府給她免費的大學教育,作為她當義工的回報。目前潔西卡拉有一份兼職工作,周末也經常參加地方室內樂團的演出,這些收入也足夠她日常的開支,可是,她仍然到街上拉琴,目的只是為了增加生活經歷及在公眾面前鍛煉演奏時的心理素質。

 在中國傳統觀念裡,對職業劃分了高低貴賤的等級,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街頭音樂是衣衫襤褸的音樂人在街上彈唱,以技藝向途人乞討,也許更會有人直接聯想到阿炳在無錫二泉邊拉奏《二泉映月》的情境。然而,洛教授指出,「街頭音樂活動和街頭音樂家在美國是一個社會和文化內容,潔西卡拉用自己的青春年華來追求音樂上的造詣,視街頭賣藝是一種磨練,並從生活體驗中獲得文化上、心靈上和人格上的長進,這份精神更顯難能可貴。」

愛爾蘭豎琴聲中的「家」

 第十二個故事,是從芝加哥盧普區的一間首飾店內的一架豎琴說起。「那是一架很小的豎琴,我看到就覺得很好奇,店內的架上有出售音樂光碟,那是店主辛迪所彈奏的樂曲。旁邊還有耳機,我聽了幾首,覺得她彈奏得很動聽,就把音樂光碟買下來了。」接著,洛教授就給大家播放辛迪的其中一首作品——《 Coming Home》,旋律輕柔悅耳,猶如微風輕拂下的湖水,泛起絲絲的漣漪,在安寧中掀動著細膩的情感。

 吾家吾園,生之所,長之地,是每個人心靈的依歸,不論是自己的簡單小家庭,還是由許多親屬關聯而構成的大家庭,「家」都成了我們情感之所牽。對於生活在異鄉他國的人來說,「家」意味著更多錯綜複雜的思緒,也可能這個家是那麼的遙遠,由距離所產生的特殊感情,令千絲萬縷的思鄉之情躍升為一種理念,以琴音來表達,變得更為抽象。

 中國人在傳統大家庭的制度下,追求五代同堂的大團圓局面,洛教授隻身飄揚過海,對同是異鄉人的辛蒂的《Coming Home》,自有一番更真切的體會,「辛蒂移民到美國,在這塊新大陸上建立了新的生活。可是,異國他鄉的感覺總是揮之不去,在辛蒂的靈魂深處,總將自己遙遠的故鄉——愛爾蘭看作一個永恆的家,於是她與家鄉的豎琴為伴,在琴弦聲中找回一種『家』的感覺。」

美國街頭傳來了中國的聲音

 第十九個故事是中國藝人在美國街頭彈唱的情景。「有一天,我坐地鐵到哥倫比亞大學去,到站下車的時候,聽到了讓我驚訝的音樂聲,那是揚琴的琴音,結果真的見到同胞在地鐵站內演奏,於是我就走上去,問問他在美國生活的感受。」洛教授說。

 在紐約地鐵站演奏的大陸同胞,在內地是專業劇團的演員,也是很有社會地位的藝術家,到了美國要在街頭和地鐵站賣藝,本來放不下面子,但為了生活,只得逼自己面對現實,後來慢慢發覺在街頭賣藝,遠不像在國內時所想像的那樣。「美國人很尊重我,也喜歡聽我的演奏,他們喜歡聽東方異國情調的音樂,所以我的收入不錯。」藝術家對洛教授說。

 美國的哲學就是要勞動,要自食其力,大陸藝術家在美國體會到幸福發財和潦倒貧困由自己掌握。洛教授則意識到移民美國的中國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美國文化價值觀念的影響,如「『自我發奮』的精神及『實用主義』的哲學,是中國同胞到了美國以後所普遍接受的思想,他們明白到在身份上、地位上、人格上、尊嚴上,要真正融入美國的主流社會是非常困難,但在『自我發奮』和『實用主義』的人生和文化價值觀念上,卻在不自覺地與美國主流社會思想融為一體。」

 美國街頭音樂是一種音樂文化活動的存在方式,而這種存在方式是被當地社會普遍認同的,人們給予街頭音樂演奏者一種人格尊重、文化價值上的認同、理解和欣賞。作為一個中國人來理解,這樣的人文精神是很難能可貴的。(本文及圖片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中國眼光:美國街頭音樂的故事 (2009-01-03) (圖)
香江史地•南北風格「年畫」,薈萃港澳郵票 (2009-01-03) (圖)
亦有可聞•說「三味」 (2009-01-03)
古典瞬間•誤作人主的李煜 (2009-01-03) (圖)
來鴻•詩二首 (2009-01-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