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月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江史地•南北風格「年畫」,薈萃港澳郵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1-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中國的傳統節日》郵票之「農曆新年」

文/圖:司徒一凡

 年畫是我國古老的民間繪畫藝術,起源於古代的門神畫,而門神畫早在堯舜時期即已出現。據東漢蔡邕《獨斷》記載,漢代民間就有門上貼「神荼」、「鬱壘」像的習俗。到宋代演變為木版年畫,得以普遍流行。現存最早的年畫就是宋版《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描繪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習稱《四美圖》。

 門神畫經歷代不斷演變,逐漸成為風格獨特、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彩的年畫。「巧畫士農工商,描繪財神菩薩,盡收天下大事,兼圖里巷所聞,不分南北風情,也畫古今軼事」正是對年畫的精闢描述。

 港澳兩地郵政部門雖然至今尚未專門發行過以「年畫」為主題的郵票,但卻有一些郵票是以傳統年畫形式設計繪製的。這些年畫郵票還匯集了我國南北各地不同年畫的繪製風格,也是年畫專題郵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香港一九九四年六月八日發行的《中國的傳統節日》郵票,分別展現「端午節」、「農曆新年」、「七夕」、「中秋節」四個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源及慶賀場面。「端午節」以古人划龍舟作背景,前景中手持書卷的人物就是屈原;「農曆新年」再現人們戴上大頭佛面具,在爆竹聲中舞獅慶賀的場景;「七夕」則描繪牛郎、織女在喜鵲搭起的橋面上相會的情形;「中秋節」的圖案是嫦娥手持花燈,踏雲升天,奔向月球。郵票上還印有「端陽競渡」、「嫦娥奔月」、「如意吉祥」、「鵲橋相會」等字樣,點明各自的主題。此套郵票圖案採用傳統套色木刻版畫的形式設計,顯得古樸、稚拙,具有蘇州桃花塢年畫特色與韻味。這也是香港迄今唯一以年畫形式設計的郵票。

 澳門最早的「年畫」郵票是一九九四年五月九日發行的《傳說與神話——福、祿、壽》。同年十一月七日面世的《吉祥物》郵票,以不同造型的胖娃娃與相應吉祥物為主圖,背景分別配以古錢或瓦當中的篆字,體現了「年年有餘」、「多福多壽」、「早生貴子」的美好祝願。中國民間歷來有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神、正月初五迎財神、二月初二賀土地誕的習俗,而一九九六年四月三十日面世的《傳說與神話(三)——土地、財神、灶君》郵票正是為此而發行的。上述三套郵票的設計皆帶有明顯的天津楊柳青年畫的風格與特點。

 澳門一九九七年六月十八日發行的《傳說與神話(四)——門神》郵票,圖案分別描繪「神荼與鬱壘」、「秦瓊與尉遲恭」兩對門神。這種以紅色作底的門神畫像,屬港澳地區最常見的佛山年畫,多貼於祠堂與村屋的正門上。佛山年畫是華南地區著名的民間木版年畫,始創於明代永樂年間,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內容主要是門神「神荼、鬱壘」、「秦叔寶、尉遲恭」、「福祿壽全」、「五子登科」、「加官進爵」、「天姬送子」、「和合二仙」、「金錢童子」,以及各種神像和歷史人物、戲曲故事等。其線條剛勁、粗獷、簡練,構圖飽滿,用色多為大紅、橘紅、黃、綠等,並以紅丹、金銀色加強畫面的裝飾效果,南國風情濃郁。紅丹是佛山著名的地方特產,有「萬年紅」的美譽;而在人物盔甲、袍帶上飾繪金銀圖案紋樣,使神像更顯金碧輝煌,自成獨特的地方風格。

 港澳兩地民間皆有崇拜關帝的傳統,並建有關帝廟。澳門二零零四年六月三十日發行的《傳說與神話(七)——關帝》郵票即以此為主題,全套四枚及一枚小型張,圖案為面如紅棗、手持青龍刀的關公之不同造型,頗具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的神韻。楊家埠木版年畫表現內容有神像、門神、美人、金童、山水花鳥、戲劇人物、神話傳說等,喜慶吉祥是其不變的主題,充分體現了人們追求祥和歡樂,祈盼富貴平安的心願。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中國眼光:美國街頭音樂的故事 (2009-01-03) (圖)
香江史地•南北風格「年畫」,薈萃港澳郵票 (2009-01-03) (圖)
亦有可聞•說「三味」 (2009-01-03)
古典瞬間•誤作人主的李煜 (2009-01-03) (圖)
來鴻•詩二首 (2009-01-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