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日本各大報的經營在金融海嘯下難上加難。網上圖片
以「報業大國」聞名世界的日本,現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報紙生存危機。最近,《朝日新聞》、《每日新聞》和《產經新聞》等主流大報陸續公布了本財政年度上半年的業績,竟然無一能避過虧損厄運。
日本《每日新聞》公布的2008年4月至9月上半年業績,顯示上半個財政年度的銷售額,較上一年度減少了4.2%,出現9.19億日圓(約7,850萬港元)虧損。曾擔任《每日新聞》常務董事的資深記者河內孝指出,如果下半財政年度繼續出現虧損的話,《每日新聞》將會瀕臨破產。
較早之前公布業績的《產經新聞》,同樣出現虧損19.84億日圓(約1.7億港元)。更令人瞠目的是,曾擁有800萬發行量、被譽為世界第二大報的《朝日新聞》不僅在其創業130年來首次出現虧損,而且虧損高達100億日圓(約8.54億港元)。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儘管往年也曾有報章試過在下半年度轉虧為盈的現象,但考慮到日本正備受世界經濟危機衝擊,各大報章在去年10月至今年3月下半財政年度翻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造成日本報業生存危機的主要原因,首推以年輕人為中心的讀者群正加速遠離報章,造成各大報的發行量下降,報社的廣告收入也因此銳減。同時,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也令日本各大報的經營雪上加霜。 (念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