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娟表示,身上的傷易治,但心靈的創傷卻難癒,因此希望將來回四川做老師。 本報記者黃鸝 攝
回饋家鄉 人生的際遇總是難以預料,對於經歷了去年四川大地震的中三女生黃娟來說,一場天災震塌了家鄉的小房屋,但又為她開啟了另一個新的世界。早獲香港身份證的她,於地震後的第5天,在母親的安排下,首次來港並開始新生活。災後的陰影,加上語言不通、英文教學的學習方式,令她在初來港的數個月睡不安寧、難以適應。但港校的老師同學,卻以關懷讓她的生命重新起飛,亦讓她立志學有所成,將來回四川當老師,用自己的經歷讓學生懂得愛。
川震5天後來港讀書
現於風采中學讀中三的黃娟從小父母離異,媽媽再婚遠嫁香港,她便跟著爸爸在四川德陽市羅江縣生活,當地是地震重災區。回憶起地震的那幾天,黃娟眼眶發紅但始終沒有掉眼淚,在逃生時她聽到背後坍塌的聲音,雖然知道有同學被壓住,但雙腳不由自己的控制跑到操場。她指,當天夜裡下著大雨,但大家都不敢呆在房子裡,平時村裡人互相之間還挺計較,可是面對災難,大家突然團結起來,把厚被子都讓給老人和小孩,只是那一夜,誰都睡不著。
黃娟在去年2月已經辦理了香港身份證,但未有計劃來港讀書。在地震發生後,她媽媽一度與她失去聯繫,以為女兒於地震中喪生,一直哭,後來終於通了電話,便立刻安排她來港。她清楚記得,抵港那天是5月17日,在那以前她從沒離開過四川。
初來港的黃娟,並未能從地震的陰影中走出。在港首兩個月,睡覺時都覺得天旋地轉,又因為已經17歲,不獲政府安排學校,幸而有社工為她做心理輔導,才逐漸好起來。經歷地震後,她深深明白讀書是種幸福,於是鼓起勇氣主動聯絡多間學校,甚至在8號風球冒著大風雨提交入學申請。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獲風采取錄,開始在港求學生活。
獲老師同學特別關顧
不過,新環境、新的教育方式,加上語言不通及英文教學,令黃娟一時難以適應。但香港的老師和同學對她特別關照,除提供英文補習,又關顧其情緒,「每次不開心,都會有老師願意陪伴自己,每次講起四川的事,都有老師忍不住掉眼淚」。她指,是老師讓自己的生命重新起飛,因此希望能夠學有所成,將來回四川做老師。 ■記者 黃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