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獲奧斯卡榮譽獎的華意達,至今仍在影壇中發光發熱。
1953年斯大林之死對波蘭電影發展尤其重要。羅維明指出,在一次大戰以來,波蘭一直處於較自由、開放的位置。與其他的東歐國家不同,波蘭人出國並不困難,同樣外國文化的引入亦相對輕易。當時民眾普遍會聽Jazz、束長髮、辦小劇場,思想上與媒體的開放都是開風氣之先。不過當時由於斯大林的嚴密監控,在政治壓迫之下不少導演空有題材卻無法落實,安德烈.華意達(Andrzej Wajda)正是其中一人。
畢業於羅茲電影高等學校的華意達,其首部電影《這一代》(Generation,1955)被視為「波蘭學派」的首部電影,正是對斯大林死後思想解禁的如實反映。縱然今次未有上映《這一代》,觀眾依然有機會欣賞他另一齣重要的電影《地獄抗戰篇》(Canal,1957)。
「蘇聯灌輸波蘭由蘇聯解放的意識。」羅維明說,而《地獄抗戰篇》正是華意達親身經歷華沙起義後,清楚講出歷史真相的作品,要波蘭人明白事件中的抵抗者都淪落成盲目的愛國主義,成為了蘇聯政治陰謀中的犧牲者。
「華意達的好看之處還不在於他對歷史事實的表現。《地獄抗戰篇》的上半部偏重歷史背景的描寫,而下半部則轉而講述人在封閉下水道中的存在處境,這亦是華意達電影有趣的地方,往往對人的慾望、夢想、感情有所關注。」
例如另一齣《灰燼與鑽石》(Ashes and Diamonds,1958),以德國投降日作為背景,電影的焦點卻落在青年殺手馬切克對任務及愛人的掙扎取捨之上,同樣對主角的慾望有深刻的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