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城大與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合辦中國法官法學碩士課程昨日舉行開學典禮,出席嘉賓合照留念。 本報記者吳玫 攝
本報記者 吳玫
在全球化時代,中國融入世界的步伐逐漸加快,對於熟悉國際制度和事務的人才需求亦不斷增加。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與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合辦的中國法官法學碩士課程,昨日舉行開學典禮。來自內地17個省份的30名法官,將在香港展開為期1年的深造,還會赴美國進行1個月的訪問學習。有學員表示,內地涉外及港澳台的案件近年趨增,希望多了解普通法系和國際商業法,以助完善內地司法工作。
這30名內地法官大多任職高等法院及中級法院的資深法官。由於課程將採用英文授課,故要求申請者提交IELTS、GRE或內地大學英語6級考試成績,並須通過英語筆試和面試方能入選。去年11月,城大法學院長王貴國、副院長顧敏康等人,特地上北京為60位候選人進行面試,最後錄取30人。
學員多涉外審判法官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副庭長趙俊平透露,此次課程,是優先選擇從事涉外審判的法官。他解釋說,內地與國際交流逐漸增多,亦產生不少民事糾紛,尤其是貿易、合資企業、股東等之間的爭議有上升趨勢,他亦參與過有關香港卡拉OK歌曲版權的審理工作,「涉外、涉港澳台的案件增多,但不同地區適用的法律制度不同,所以很容易產生區域法律衝突」。
普通法系說理性較強
趙俊平指,香港實行普通法體系,希望通過1年學習可深入了解其運行體制,令其工作更完善和有效率。他還笑言,來港前1個月,曾進行過英語「特訓」,每日在繁忙工作之餘,抽出2小時練習英語聽力和口語。已來港上了3堂課的趙俊平表示,目前仍在適應全新的教學環境中,自信很快便能迎頭趕上。
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法官葛峰認為,普通法系中的法官講究歸納推理的方式,他們在撰寫判決書時的說理性較強、並因不同案件而採取個性化分析,往往較大陸法系的「三段式」寫作方式,更能說服當事人。他期望能學習更多有關的推理和寫作方式,「希望可以讓大家更明白和理解法院的判決,也有助於樹立法院的公正性和權威」。
此次來港是葛峰首次出境,他稱讚香港社會秩序井然、大學教授為學生服務的意識亦很強。他希望通過在城大的1年,深入了解港校和社會。他說:「特別希望和香港本地同學交朋友!我想從打籃球、游泳開始接觸他們是個好辦法!」
傅德蔭基金資助全費
這些法官學員除了在城大進行1年全日制學習外,還獲哥倫比亞大學安排到美國上課1個月,其間還計劃赴華盛頓考察,包括參觀美國國會、最高法院、司法部等機構並和美國官員進行交流。此項課程所有學生的學費、生活費及遊學旅費均由傅德蔭基金資助,金額合共440萬港元。
昨日出席開學禮的,包括城大校長郭位、城大法律學院院長王貴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萬鄂湘、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國際法與比較法課程主任Brian Gibson。其他嘉賓包括中聯辦副主任王志民、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傅德蔭基金副主席葉錫安等。王貴國致辭時表示,希望有關課程,能為城大與中國司法部門進一步合作鋪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