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海定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曾繁光 出位精神醫 率性醫心疾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1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懶理欠債負資產 振人情緒出深淵

本報記者 李見安

 醫生不是聖人,可以講粗口又嗜酒,青山醫院精神科醫生曾繁光便是這樣。

 曾繁光最廣為人知的過去,是16年前「炒孖展、買期指」以致債台高築,及後再淪為負資產業主,他也弄不清欠款數額,只知至今仍未還清。上一課學乖了?曾繁光狡黠一笑,自言已絕跡股壇,但仍會賭馬作樂,專攻「1賠30」的冷門馬:「輸錢也要賭,因為男人唔賭唔知時運高!」

 凡事不能只看表面。這位行事出位的醫生,從小志願是當農夫,偉大的理想是世人不用捱餓;長大後,他選擇做精神科醫生,是想令痛苦深淵的病人變得快樂。

 「我已經幾十歲了,不需看別人嘴臉,鍾意喊便喊、笑便笑。」曾繁光率性隨心,更擁有文人的浪漫,他形容人世間的痛苦,像一杯意式特濃咖啡,感覺苦澀複雜,但帶有芳香。他現在只想學懂如何在痛苦中享受。

 有「複製牛之父」之稱的科學家楊向中,早前因癌症逝世,終年49歲。同樣49歲的曾繁光,聽聞楊的死訊後,感到無比震撼,「他複製牛是為了讓農民脫貧,我小時候亦幻想過改變稻米的基因,把稻米撒到海邊也可生長。有求之不盡的米,人類便不用捱餓。」

原想當農夫 長大卻懸壺

 曾繁光在9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大,小時候家裡種田,9人一起落田插秧,好不快樂。「小學作文時,我寫志願是農夫,卻遭老師取笑:『你的父母還不夠辛苦嗎?同學們只想做醫生、工程師。』」然而長大後,全班同學僅得曾繁光一人讀醫。

 行醫至今25年,曾繁光認為自己是「符碌」醫生,所抱的心態是「返工搵食」:「不要批評我,即使我是這樣,已做得好過好多人。」然而細問他做醫生的理想,原來每當看見病人快樂,他便會快樂,「做精神科醫生,所處理的是人類最痛苦的事,往往做一些在零以下的事情,但總想把病人提升至零以上。」

嗜酒亦炒股 賭馬買大冷

 曾繁光另一快樂來源是「酒」,每周總要2、3杯到肚。他在25歲前,只為愁更愁而喝酒,25歲後則只喝開心酒,「不快樂便滴酒不沾,喝酒必須與朋友一起談天說地,好像一班人去camp(露營),行為像停留在中學階段。哈哈,可能我不想長大,但就是喜歡這種感覺。」

 他也喜愛「錢」,因此愛賭。在90年代初他借錢炒股,入市3年便損手爛腳,估計欠下幾百萬或更多,至今仍債務纏身,他卻沒有斬手指戒賭,依然閒時賭馬,「喜歡買30倍或以上的大冷馬,預了輸錢。」說罷他哈哈大笑。

閑來愛藝術 靈感靠散步

 倒沒想過,壞行為多多的曾繁光,喜歡文字及藝術這類感性產物。踏入他的畫室,周圍是一幅幅抽象的畫作,其中一幅他所繪的「如願之窗」系列,畫中一扇扇窗,看出去的風景全是一片黑。他笑言,願望不一定是白色,像前美國總統布什,願望是黑色的。他即使錢債未清,過去10年仍堅持租地方作畫室,「我喜歡藝術,間中會有人慕名買畫,我會開價10萬、8萬。」如此高價會否嚇壞人,他說藝術家也要吃飯。

 為找創作靈感,他每周會抽空到旺角散步,「立足於鬧市當中,可以感受人與人的關係。」還不夠浪漫,他在3年前去了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追尋梵高的足印,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古羅馬競技場,感動至今,「人類也不過如此,有一天會變成頹垣敗瓦,讓別人憑弔。」

拒絕做聖人 爆粗亦尋常

 曾繁光說,不要把他當作聖人,他喜歡錢、好杯中物,亦會說粗口,「做人都是得啖笑,我已經幾十歲了,不需看別人嘴臉,鍾意喊便喊、笑便笑」。問他是否快樂,他不置可否:「快樂與物質無關,有基本生活已有快樂條件。」

大起大落心慌 賺錢還債真忙

心路磨煉 「爸爸,我幫你找到好多錢。」1998年金融風暴發生時,曾繁光的大女兒僅得5歲,她把錢罌交給父親,安慰他不用害怕。曾繁光看著那堆碎錢,破涕為笑,卻愈笑愈傷心,一陣陣難過湧上心頭,「這些硬幣還不夠你一個月學費……」

股漲買豪宅 一鋪輸清袋

 曾繁光已不止一次憶述欠債經歷。他說,90年代初開始玩股票,「買了幾隻股票,也是升20、30倍,好刺激。」不斷贏錢,是他往後不斷加注的原因。在1993年,他大膽地借錢炒股及炒孖展,更以為一定賺,未沽股票已買了800萬的豪宅,「然後去了泰國旅行,心想回來沽清股票,便已經賺夠錢,可以退休。」怎知股市大跌,他因此一鋪清袋。

 噩耗未完。他說要數人生最低潮,是1998年的金融風暴,其豪宅跌價6成,他淪為負資產,與此同時,他之前欠下巨債的利息以倍數增加。其妻子安慰他:「大家慳一點便可以。」他坦言,慳錢也不成,妻子遂找一份教師工作,兩人一起捱。

8成工資還債 賣文賺外快

 過去幾年,曾繁光的工資8成用來還款、供樓及管理費,他的妻子則負責生活費及兒女學費,「子女也不再讀國際學校,省回三分一學費。曾經連續4年,每逢暑假、聖誕假便帶3名子女到畫室繪畫,不會去旅行。當年孩子的衣服不合穿,也要考慮很久才買一套新衫。」為了賺錢,他當年兼起6個報章專欄,每天寫3,000字,逢周六、日便到一些機構作公共演講賺外快。

債清方想明 豁達對人生

 至2006年,經濟狀況逐步改善。他卻想通了,欠債便欠債,毋須急於清還,「點解要還?當你有還錢能力,便有借更多錢的能力。香港人永遠是借來的空間及時間,創造自己生活及財富,我正在實踐此事。」他豁然一笑,預料最差的情況是破產,卻毫不介意,「我知道破產不會影響工作,有何所謂,哈哈!」

婚姻不經意 仍覺很過癮

嘴花心實 常人眼中,醫生這份工作格調高尚、高薪厚職,怎知曾繁光稱:「人生哪有這樣多的應該,我也應該有好多老婆。」一時說溜嘴,他笑得尷尬,「我只是這樣說,其實我不是這樣的人,但你問我有沒有『搞搞震』,我不會答你。不,看來是不會了。」曾醫生,言多必失呀!

 曾有一段時間,曾繁光的專欄是寫兩性關係,他應該心如明鏡,愛情歷程較別人優勝,「愛情及婚姻從來是衝動的事情,想清楚便不會去做。我是不經意娶了老婆,不經意生下3位兒女,不過這刻仍覺婚姻很過癮。」曾繁光說,重讀佛洛依德的理論,明白自己是按無意識思維去尋找伴侶,「花半生尋覓的人已找到了,拋棄必定會後悔。」

 至於兒女,大女已經16歲,志願竟然是當醫生。他說子女如何發揮,他只會像明燈指引,不會干預,但認為做醫生辛苦,「本應早點完書,出來享受世界,但女孩子讀醫科,會誤導光陰、養老個身,捱殘了,當心無人要。」他再自滿地以手指著自己:「我經常向子女說,你們身體內有一些好勁的基因在內,可令你生存得到,而且生存得好好,視乎你怎樣發揮。」他表示,會教導子女如何做平凡人,或改變歷史的人,「不要以為改變歷史好難,德蘭修女是一個好例子,藝術家、文字工作者也可改變歷史,每一小步均可以。」

經濟不景期 專醫財困者

冷門行業 精神科屬於醫學界的「冷門行業」,患者腦袋出錯,不像傷風感冒般,吃粒藥便會好。曾繁光認真地稱,醫治精神病患者,往往動輒5至10年,「過程可以說是嘔心瀝血。」他表示,全港僅200多位精神病專科醫生,患者卻穩定地增長,「唯有救得一個得一個,做得幾多得幾多。」他認為自己很熱血,因此會做醫生做到老。

學懂在痛苦中享受

 在曾繁光負債纍纍的日子,他處理的個案,往往也是負資產患者,「在1997至1999年期間,主要處理負資產、燒炭自殺不遂、經濟問題的個案。我不會因此感到難受,事實上,我上班時好忘我,不會理會自身、家庭問題。」

 他現在看症,主要是病例性賭博障礙、性功能障礙、變性評估、邊緣人格障礙、犯過嚴重罪行的人士,「醫治精神病患者可能要5年時間,過程可以說是嘔心瀝血,需要耐性。」

 成為精神病醫生,他說學懂了如何在痛苦中享受,他亦教導患者享受痛苦的悽美,「在痛苦中,其實沒有東西可以得到。睡一覺,感覺會好一點。日後想起痛苦,感覺像喝下一杯意式特濃咖啡,苦、複雜、豐富及芳香,就是這樣。」

參觀青山醫院立志

 原來,大學時期的曾繁光曾考慮轉系,差一點便少了位好醫生,「當時有個醫學院師兄反問我,為何當初想做醫生。我還記得,中五那年到青山醫院參觀,病人多但醫生少,於是立志成為精神科醫生。」現在達成志願,他自言感到好幸福。

相關新聞
曾繁光 出位精神醫 率性醫心疾 (2009-02-11) (圖)
周伯展 為國人亮睛上癮 樂意「戇居」20載 (2009-01-0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海定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