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新增信貸有約7成都未進入實體經濟,專家表示,企業經營活動仍然萎靡。 新華社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海巖12日電】市場傳聞中的信貸井噴終成現實。中國央行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達1.62萬億元,相當於去年全年新增貸款額的三分之一,同比多增8,141億元,創出歷史天量。廣義貨幣供應量(M2)18.79%的增速也為03年12月以來新高。
分析信貸激增的原因,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業內人士歸納為4方面,即:央行取消信貸投放總量控制、銀行對政府基建項目和4萬億相關項目展開貸款競賽、銀行盈利壓力及對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的預期等。
信貸結構失衡 企業仍顯萎靡
申銀萬國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認為,1月新增貸款的結構明顯失衡,貸款主要投向票據融資和短期貸款等非實體經濟,同時相當一部分資金流入股市,未來或造成對部分資產價格的衝擊。「只有資金進入企業和家庭,才能對經濟復甦起到促進作用。」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指出,目前看來,票據融資和中長期貸款佔比超過7成,顯示銀行對經濟前景並不樂觀,惜貸情緒並未得到真正緩解。
另外,在M2和貸款超常增長的情況下,狹義貨幣供應量(M1) 增長反而放慢,顯示企業層面的經濟活動仍較為萎靡。而人民幣存款同步大幅增長,則顯示在對未來經濟預期不明朗、通脹下降的情況下,居民投資和消費意願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