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70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國慶觀禮台上,與斯諾(左)會面。 網上圖片
——中美:從破冰到建交
「世界人民,包括美國人民都是我們的朋友。」1970年12月25日,《人民日報》照例在報眼位置刊登了一則「毛主席語錄」。不過當時的中國人,從上到下,幾乎沒人注意到這一細微變化。其實這條語錄出現前,還有一個重要信息是,毛澤東會見斯諾的頭版新聞和毛澤東與斯諾在天安門城樓的照片。
1970年10月1日,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照例出現在天安門城樓國慶觀禮台上,被稱為中國人民老朋友的首個採訪邊區的美國記者斯諾也在受邀出席的嘉賓之列。在禮賓司工作的唐龍彬表示,總理有意安排斯諾站在毛主席後面,給他提供一個和主席交談的機會。「因為按照禮賓規格,斯諾不能站在主席旁邊,還有西哈努克等幾個身份更高的國際友人。」
毛晤斯諾5小時 邀總統訪華
為斯諾做翻譯的冀朝鑄後來回憶:「其實他們也沒有談什麼特別的內容,就是互相寒暄了一下,然後就一起觀看遊行。」而毛澤東則直言,這是放個試探氣球,以觸動觸動美國的感覺神經。然而,「不幸他們對我們敏銳的觀察事物的能力估計過高」,基辛格後來在回憶裡自嘲地說,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基辛格才領悟,「這是史無前例的,哪一個美國人也沒有享受過那麼大的榮譽,這位高深莫測的主席是想傳達點什麼」。
因為這個信號並沒有觸動美國的「感覺神經」,12月18日早上5點,毛澤東突然決定接見斯諾。這次長達5小時的談話,是毛澤東晚年最長的一次。於是有了後來廣為流傳的幾段著名的講話:
「我是不喜歡民主黨的,我比較喜歡共和黨,我歡迎尼克松上台……他如果想到北京來,你就捎個信,叫他偷偷地,不要公開,坐上一架飛機就可以來嘛。談不成也可以,談得成也可以嘛。何必那麼僵著?」
「如果尼克松願意來,我願意和他談,談得成也行,談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當做旅行者來談也行,當做總統來談也行。總而言之,都行。」
「中美兩國總要建交的,中國和美國難道就一百年不建交?我們又沒佔領你們那個長島。」
尼克松:訪華乃去世前必做事
實際上,也並不是中國在單方面釋放和緩的信息。雖然未領會到中國領導人的意圖,但尼克松幾乎在相同時間也向中國傳達了示好信號。在接受《時代》周刊採訪時,尼克松說:「如果說在我去世之前有什麼事還必須要做的話,那就是到中國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去。」相對於中國的表達方式,美國人的方式顯得直接又熱烈。
幾個月後,尼克松在接見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時,提到中國,他第一次用了「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美國總統第一次用這個稱呼。後來基辛格不無調侃地說:「如果說毛拿的是一把輕劍,尼克松卻舉著個大錘來傳達他自己的信號。」(三) ■摘自:《三聯生活週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