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金融海嘯下的暖流—華南城系列之四
全國政協委員、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聯席主席兼董事、香港達成集團主席馬介璋,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以來,每年在全國兩會上都因其提交頗具前瞻性的提案,成為媒體追逐新聞人物。
今年,馬介璋由於身體的原因,不能出席全國兩會。但是,作為多年老友,本報記者在探望期間,馬介璋先生仍然不忘憂國建言。
馬介璋認為,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今年1月中國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下降29%,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中國要全面擴大內需,要利用地廣人多的優勢條件,實行全民消費,消費上檔次,生活上水平,強國富民,趁勢變為世界經濟強國。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孫雪
普遍提高國民消費能力和生活水平
馬介璋說,中國要擺脫發展的困境必須要全面擴大內需,要變國際出口貿易經濟為國內均衡商品消費經濟。由國家回購重要商品,如住房、重要能源、礦產品、農業產品等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然後根據市場需要定價定向銷售。
同時,要擴大貨幣流動和供給,實行國民消費補貼,每個公民每月發給消費補貼500至1000元;另外消費如住房、汽車等另外補貼5萬至10萬的大宗商品補貼,只給一個家庭補一次;工資報酬要與國際接軌。進一步進行經濟發展的行業和地區調整,使經濟處在合理有序的發展中。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忘環境治理,以使人們在舒適的環境中享受生活的同時保持經濟和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這樣做還有以下幾點好處:物價不至於失控。通過政策、貨幣、商品三種手段調控行業和地區經濟的發展,直接授利於民,減少中間環節。在二至三年內能趕上發達國家經濟水平,在五至八年內可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拉動內需 農村是重頭戲
馬介璋還指出,國家在實施加大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國內軍事建設、加快房地產業的改造與調整的同時,要著力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
農村消費市場如何擴大?一是老百姓要有固定的收入,有錢花,二是要有穩固的保障體系為他們的消費保駕護航。尤其在中國這樣的國家中,多年來保障體系的癱瘓已經迫使國民養成了一種多儲蓄、少消費的觀念,要破除這樣的思維需要一段相當長時間的過渡期,更需要政府做大量的工作,消除老百姓的後顧之憂。因此,如何建立健全農村保障體系,擴大保障網絡的覆蓋面積和覆蓋人口數量是擺在政府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馬介璋建議,在短期內,可以採取政府給農村居民發放消費券、發紅包來提高農民的收入。從長遠來講,政府應該進一步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及種植養殖補貼。更重要的是,要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提高農村居民的消費意願。
農村居民之所以消費水平低,收入低是一個原因,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嚴重缺失,農村居民的住房、養老、醫療和教育沒有保障,在經濟上沒有安全感,所以有錢也不敢花。
馬介璋還認為國家應該支持和鼓勵外資金融機構到農村發展金融業務。他說,中國農村金融領域大有作為,我國農村人口眾多,消費需求總量非常龐大,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對農村居民消費潛力的培育和挖掘有著廣闊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