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投資銀行釀成金融海嘯,間接影響我們的下一代。有反全球化團體上月28日在德國柏林示威,並把銀行的標誌綁在模型上。 法新社
全球過去數十年間貿易一體化,互聯網的出現更讓世界各地密不可分,但金融海嘯爆發以來,環球經濟出現「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現象:出外打工謀生的人紛紛回流返國、外資大舉撤出、貿易額大減、保護主義抬頭等,令多個外向型經濟體面臨沉重打擊。
新加坡是藉著全球化崛起的國家之一,該國絕大部分工業生產均用於出口,每3名勞動人口中便有1名外勞,港口更是全球知名的轉口港。
英國迪拜等地亦是重災區
不過隨著全球貿易出現27年來首次大跌,新加坡即成為「去全球化」的重災區。該國1月份出口總值大跌35%,大量貨船滯留港口,泊位嚴重不足。同時,出口減少令工廠減產,大量外勞被迫回鄉,瑞信經濟師估計,到2010年底,多達20萬外國人將離開新加坡,佔當地總勞動人口1/15。
新加坡經濟環境正是參與全球化的國家及地區之寫照,在英國、迪拜等地,均出現大量外勞撤退返國的情況。更有甚者,馬來西亞更決定驅逐10萬名印尼外勞,目的就是為保國民就業。外勞撤退令不少窮國外匯收入大減,間接令這些國家陷入危機。
IMF前高層料現「失落十年」
曾多次獲選《時代周刊》百大最有影響力人物的經濟學家薩克斯警告:「20世紀的世界大戰和大蕭條後增出現去全球化,今次亦有可能出現,各地民族主義抬頭,各地政府只顧本地民眾,全球化絕對有可能崩潰。」
全球化進程倒退跡象還出現在多方面。事實上,香港、韓國釜山等港口流量在過去4個月內已減少達雙位數字,1月份全球航空載客及貨運量大減5.6%及23.2%,外資撤出更令韓國及東歐各國陷於破產邊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師約翰遜表示:「過去20年來,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因素正開始倒退,隨著勞工、資本流動性降低,未來將出現『失落的十年』,這就是去全球化。」 ■《華盛頓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