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記者 陳曉平
得益於三年勵精圖治,徐州經濟開發區雖臨全球金融危機,卻依然逆市而上,以厚積薄發態勢,先後吸引投資500億元,其中已竣工的億元項目有50多個。今春,又有較高科技含量的12個重大項目總計73億元的投資如期實現開工。
作為徐州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基地,徐州經濟開發區近幾年來伴隨國家確立的交通樞紐中心地位的升級,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在招商選資中謀求園區產業和結構的新突破,經濟發展呈現良好態勢,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以50%的速度躍升。去年,徐州經濟園區實現總收入680.1億元,增長59%;財政收入22.31億元,增長61%;到賬外資3.85億美元,更是增長了105.4%,順利躋身省級開發區先進行列,實現了「二次創業」的新輝煌。
年經濟指標財政收入增逾半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今春開工的12個項目,總投資額達73.7億元,普遍擁有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且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據預測,全部投產後可年新增營銷收入180億元。其中,由中材國際和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投資15.2億元、主產大型節能環保乾法水泥主機設備的中天仕名建材裝備項目,是中央企業擴大在徐州投資的又一舉措,建成後可年產各式產品15萬噸,實現工業產值20億元;依託清華大學和清華控股、投資15億元的徐州清潔技術產業園科技研發中心,則主要從事清潔技術產業和產品的研發製造,建成後有望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首家清潔技術產業園。
目前,在徐州經濟開發區,隨著世界500強包括美國卡特彼勒、法國聖戈班、德國克虜、丹麥維斯塔斯等企業先後入駐由此培植並引來一批具優勢競爭力的新型產業;布蘭肯軌道設備、強茂電子等一大批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項目,又使徐州經濟開發區由原裝備製造業的「一枝獨秀」到「五朵金花」同時綻放。
港資保利協鑫去年投資的高純度多晶硅項目的落地,使徐州經濟開發區實現了新型能源產業的「從無到有」,初步形成國內乃至國際光伏電產業基地;而港資星豐集團開發建設的鋼材集散碼頭,運營後即成為全國最大廢舊鋼材加工的配送中心,實現了現代物流業的「提檔升級」。儘管面臨金融危機,但該集團高管依舊表示,期望再增資9,800萬美元,上馬二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