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美關係:開啟一個嶄新的時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4-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董建華在美國大學發表演講。中新社

——董建華在喬治敦大學演講全文 (4月22日)

 按: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於21日及22日先後在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及喬治敦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就推進中美關係發表演說。以下為董建華在喬治敦大學演說全文:

 女士們、先生們、同學們:

 下午好。很榮幸受到喬治敦大學的邀請,也感謝校長John DeGioia先生的溢美之詞。

一、介紹

 我1937年出生在上海。也許你們不少人剛剛訪問過這個城市。今天的上海,是一座偉大的都市,一個充滿活力與機遇之城,一個夢想之城,一個希望之城。但在1937年,上海是一個貧窮、混亂和失望之城,一個被腐敗無能的政府統治的城市,一個西方列強享受著治外法權之城,一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慘遭日本侵佔蹂躪之城。我的童年,就是在目睹國家這一幕幕悲劇中度過的。

 1960年,我來到美國。此後9年中有7年,我以紐約為家。成家於斯,工作於斯,生兒育女於斯。

 60年代的美國社會動盪不安,但充滿希望與樂觀。那是一個政治思潮風起雲湧的時代。國際上冷戰升級,國內種族衝突激化,在這種背景下,民權運動和嬰兒潮一代的新思想不可逆轉地改變著美國社會。那也是一個良知被喚醒的時代,它讓我如此激動和著迷。

 1969年,我回到香港從商。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我決定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戰,出任香港第一任行政長官。

 2005年卸任行政長官並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後,我決心在有生之年再接受一個新的挑戰,那就是推動中美關係。中國是我的祖國,我希望她成功。美國是我居住9年的家,我對美國人民充滿感情。我深信,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今天,我想同諸位討論兩個話題。一個是中國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情。然後,我想與你們分享我對推動中美關係的一些看法。

二、中國的發展和成功的因素

 在此之前,我想與大家回顧一下中國的近代史,以及最近60年的國家建設歷程。

 十九世紀中葉,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清朝政府腐敗無能,國力凋弊。西方列強入侵,享受治外法權,割去中國領土,給中國人民帶來痛苦與屈辱。1911年辛亥革命敲響了清朝的喪鐘,給人民帶來一線希望。不幸的是,中國又陷入亂局,軍閥混戰,隨後是日本的入侵與佔領。

 這一時期,許多仁人志士,為追求人民的幸福進步和祖國的領土完整,英勇獻身。他們前仆後繼,終於迎來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國家建設終於可以拉開序幕。新中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轉變中的中國也走過彎路,特別是「文化大革命」。1989年,鄧小平先生做出歷史性的決定,帶領中國進行改革和開放,揭開了發展的新篇章。鄧小平的這個決定充滿了智慧與勇氣,它不可逆轉地改變了中國的歷史,使中國走上了現代化之路。

 改革開放30年來,市場經濟得以引進,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教育與醫療保障體系逐步建立,13億中國人實現了脫貧。

 30年裡,中國向世界敞開大門。個人自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包括思想的自由、遷徙的自由和創業的自由。政府致力於完善民主,更加透明並接受監督,致力於加強法制和保護人權。

 許多外人好奇,中國奇蹟是如何發生的。當然,部分原因來自外部:首先,過去30年裡世界沒有大的戰事。其次,中國受益於全球貿易前所未有的擴張以及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中國及時抓住了這些寶貴的歷史機遇。

 但中國成功更重要的原因來自內部:首先,中國領導層的平穩過渡和任人為賢的選拔機制被制度化。因此中國領導和政府有能力規劃長遠和宏觀的政治、經濟政策,也有能力將宏大的發展戰略有效地付諸實施。他們既堅持原則,獨立自主,又能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順應現實世界的變化。

 此外,還有一些原因也很重要。我們看到城市日新月異的建設,交通設施四通八達的擴展,光纖網絡將城市與民眾連接起來,現代工業設施拔地而起,這確實都是成功的象徵。但我認為,在中國這些充滿活力和神奇變化的表象下面,還有更深層的因素:首先是個人自由的極大解放,它釋放了中國人創業和創新精神的潛能,以及百折不撓的決心。其次,中國人有著謙遜、正派、誠實、勤奮,重視家庭,重視教育,崇尚和平與和諧的傳統價值觀。這些優秀傳統薪火相傳,至今仍然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並使這個民族永保浩然之氣。

 中國的未來之路向何處去?中國將繼續沿著30年成功之路走下去,進一步改革開放,發展經濟。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更加注重平衡和可持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城鄉收入、沿海與內地收入的差距,也造成了巨大的環境挑戰。此外,中國還要迫切應對氣候變化、改善水和空氣質量,滿足經濟增長對能源和原材料的渴求。中國經濟結構需要調整,從勞動密集型、能源密集型和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向創新、高科技、低耗能、高質量、安全和自主品牌的經濟過渡。中國要提升自己在價值鏈中的地位。此外,中國政府要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包括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要讓個人消費在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中國有8億農民,佔總人口的60%。農村地區迫切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更好的教育與醫療,需要科技興農和興修水利。農村人口的城市化過程還會繼續,這是政府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在政治方面,中國政府將更加注意以人為本,通過加強民主與法治,使政府工作更加透明化,更好地接受監督與制衡。中國在發展民主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有目共睹,使中國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保證了社會的穩定。現在,中國已經逐步形成以人大為代表的選舉民主,和以政協為代表的協商民主相結合的民主體制。

 人大和政協在中國一度被視為「橡皮圖章」。30年後的今天,這兩個機構日益發揮出它們原來應有的作用。在傳達百姓的聲音、監督政府工作、對政府進行制衡等方面起著越來越主動的作用。

 近年來,中國的主流學者一直在探討如何建立良政的架構,以及如何實施良政。民主不僅僅是選舉,它同時也包括實施良政。這些評定政府管治的標準,應該包括公正、社會穩定、法治、透明度、監督、政府的合法性以及黨內的民主等。

 這些討論正是中國希望完善民主建設的一個縮影。中國政府正在努力推進這一工作。中國需要適應其文化、歷史和經濟發展階段的民主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學習世界各國的經驗。這個發展方向,得到絕大多數中國人的支持。

 無論在經濟發展、民生、持續發展和民主各個方面,中國都有很顯著的成就,但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三、中國的外交與中美關係

女士們,先生們:

 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中國與國際社會日益融合的30年。未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化,中國的命運將更加緊密地與世界聯繫在一起。一個和平的世界,一個和諧的世界,符合中國的利益。

 中國對外政策的特點是:平等互利、不干涉內政、耐心講理,推己及人。中國重視多邊外交,將在國際組織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為自己和為全世界創造一個更加和平的家園。

 中國認為,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但在今天以及未來的時間裡,對我們乃至世界來說,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就是中美關係。現在,兩國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和眾多的合作,如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環境、加強能源安全、維護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復甦、防止核武器擴散、反恐、打擊國際犯罪和防止流行性疾病等等。

四、中美關係的發展

 今年恰逢中美建交30周年。這30年裡,在4位中國領導人和7位美國總統的共同努力下,兩國關係一直向前發展。

 中美兩國的相互依賴之深,共同利益如此之多,我們應該使這種關係更上一層樓。我很高興看到,奧巴馬總統和胡錦濤主席在4月2日的G20會議上的見面富有成果。他們都同意,兩國要發展面向21世紀的積極、合作和全面的雙邊關係。

 但不無遺憾的是,在兩國關係前進的路上,還有一些障礙。首先是兩國間的某種相互不信任。這種不信任,有的是來自分歧,有的是來自於偏見。分歧需要化解,偏見則需要糾正。在西方人眼裡,中國不太容易被理解。更不幸的是,冷戰思維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仍然存在。其實,30年來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還在進行,西方需要跟上中國變化的腳步。最好的方法是到中國去,親眼看看中國發生了什麼。

 兩位領導人已經為中美關係的發展確立了方向。我認為,我們應該在幾個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兩國政府間的戰略對話要長期保持下去。我們很高興看到兩國領導人已經決定繼續加強這種戰略對話。日常事務可以談,但我希望,大家能借助這個對話更多地交流兩國關係的長遠戰略。

 第二,美國參眾兩院和中國人大要加強聯繫,通過更高級別的互訪,加強接觸和溝通。現在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很好的開始。不過我認為還可以做得更好,特別是美方應該有更大的決心。

 第三,民間交往要大大加強。新中國成立以來,民間交往成為加強中美兩國關係的催化劑。今天,兩國的學者、記者、智庫、藝術家、年輕人、商人,各種交流數不勝數。當然,交流永遠是越多越好。現在,有10萬中國人在美國留學或進修。同時,有1萬美國人在中國留學或進修。有3億中國人在學習英語,有5萬美國人在學習漢語。這種不對稱或許可以解釋,中國人了解美國,可能要甚於美國人了解中國。中國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國家,我希望有更多美國人來中國訪問,更多的美國人學習漢語。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是我們兩國的未來。

 第四,從中國方面,我們應該更好地向美國人解釋中國發生了什麼,這樣才能糾正那些偏見。

 最後,就我上面提到的共同利益,無論是氣候變化、核不擴散,或是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復甦,在這些方面的密切合作不但對中美兩國人民有益,也對全世界有益。

五、氣候變化

 我還想在這裡專門談一下全世界都日益關注的氣候變化問題。

 奧巴馬總統已經決定,將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對外能源的依賴作為國策。繼京都和巴里島會議後,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會議將是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所以我希望大家了解中國在這方面的立場和所做出的努力。

 首先,中國充分意識到氣候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並為此採取了一系列具體行動,取得了相當的成就。我願意與大家回顧一下這些工作:

 中國致力於各個領域的節能。從2006年開始的「十一五規劃」要求未來5年內將每元GDP能源消耗減少20%。現在3年過去了,這個目標正在順利實現。由於這些努力,到2010年,中國將節省6億噸標準煤,少排放16億噸的溫室氣體。

 中國在過去兩年裡,每年建成高技術的煤礦電站500萬千瓦新裝機能力。與此同時,關閉了大約相同數量的嚴重污染的小型發電廠。僅在2007年,就有2,000多家嚴重污染的造紙廠、化工廠和彩印廠,以及11,200家小煤礦被關閉。

 中國減少使用含碳能源。中國在2006年頒佈可再生能源法,確立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要達到總能源15%的目標。到2007年底,在水力發電方面,中國在裝機能力和發電量方面都位列世界第一。中國在風能發電方面位列世界第四。同時亦在加強使用太陽能。

 在其他領域方面, 中國在擴大使用核能,而在農村地區,沼氣池和太陽能房屋的應用都得到了大力鼓勵,並在在加速進行。

 通過植樹造林,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從1980年代的12%增加到現在的18.21%。據統計,這些樹林大約累計吸收了30億噸的二氧化碳。

 這些工作不勝枚舉。大家可以看到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做了大量工作。

 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開展國際合作的立場是:

 第一,中國仍處在國家建設的初期,現在必須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不可能要求中國,包括其他發展中國家,像發達國家一樣減少能源使用和溫室氣體的排放。但是,中國將盡自己所能減少高耗能產業,植樹造林,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對含碳能源的依賴。

 第二,中國堅定和全面地遵守《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以及《京都議定書》和《巴里路線圖》。在這些協定中,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並沒有特定的義務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中國並沒有被動等待國際談判或是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支援,中國已經在盡自己所能,做著應該做的事情。

 然而,美國也應該理解,在這件事情上,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對中國,要承認「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要承認發達國家有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援的義務,並履行發達國家在這些國際公約中對短期與長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所作的承諾。

 美國和中國兩家佔世界能源消耗的50%以上,佔世界溫室氣體排放的60%,兩國又都高度依賴含碳能源。如果兩國合作,共同分享這方面的技術研發,將使國際合作的成功成為可能。我們應該能夠在「共同但有區別」責任的原則下,找到解決的辦法。

 我非常失望地聽說,美國眾院在討論向其他國家徵收排放關稅的可能性。這完全於事無補。首先,我不知道這是否符合WTO的規定。其次,如果目的是為了保護本國就業,那除了會增加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外,不會有任何效果,而且有貿易保護主義之嫌。最後,這必將導致發展中國家的反擊,將傷害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與合作。這對已經並準備繼續在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方面做出巨大努力的中國尤其不公。我相信,中美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不但對兩國有利,對世界有利,同時也是中美兩國間建立互信的基石。

六、總結

女士們,先生們:

 每個美國人心中都深藏著一個夢想,那是追求生活、自由和快樂的美國夢。

 幾個世紀以來,不同種族、地位和背景的人們來到這個偉大的國度,尋找更美好的生活。他們的成功來自於他們開放的思想、勤勞的雙手,以及堅信未來會更美好的信念。他們同心協力,造就了這個偉大的國家。

 中國人也有著自己的夢想。這個夢想是,所有中國人能擺脫貧窮,生活在尊嚴之中,生活在一個公平與民主的社會,豐衣足食。這個夢想是,所有中國人在一個大家庭中相親相愛,並給世界帶來和平與和諧。這個夢想曾經離我們如此遙遠,今天,它終於依稀可見,開始成為現實。

 今天的中國,每年有數百萬人擺脫貧窮,有數百萬農民工進城,尋找更好的生活、更大的自由和個人成就,有數百萬的少數民族—他們是55個少數民族成員,過上更好的日子。中國人民,以其勤奮和智慧,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這個國家的命運。這其中,有快樂也有淚水。儘管並不盡善盡美,但中國人民在為佔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的生存而進行著艱苦卓絕的努力。許多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根據美國皮尤公司民意調查,86%的中國人對國家的發展方向表示認同。

 你們的夢想,我們的夢想,其實是同一個夢想,那就是在一個和平與繁榮的世界裡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下一代。

 世界渴望和平,渴望穩定,渴望持續的發展。我們的世界從未有過同時面對如此眾多的全球性挑戰。要戰勝這些挑戰,中國與美國必須合作。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將我們兩國人民的夢想變成現實。謝謝大家。

相關新聞
「會診」廣東轉型 智囊:機遇僅餘15年 (圖)
應對危機能力 成幹部選拔新標 (圖)
央行副行長:復甦正加速 「望八」應無虞
中央8招穩農業 650億投民生基建 (圖)
首季稅收減一成 出口退稅反升
首季增長11% 佛山「速」冠珠三角 (圖)
珠三角主要城市首季GDP增速
地方GDP增速 浙江3.4%山東7%
首季賺1125億 央企盈利跌四成三 (圖)
獲邀觀中國潛艇 洋將讚透明度高 (圖)
中國數十艦艇戰機今受閱 (圖)
印度洋海軍論壇 新德里拒中國參加 (圖)
專家:中國國防觀「黃」變「藍」 (圖)
海軍少將倡議 航母命名「毛澤東」
江南造船廠稱 具備造航母能力
話你知:中國海軍艦艇 命名由來及規律 (圖)
039/039A常規潛艇
美工商協會 刊反華廣告
內地專家斥為政治「噱頭」
外國貸援款項目 部分資金未及時到位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