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本月15日向國會提交否認中國操縱匯率的報告僅一周,美國當地工商界就再次掀起了向中國施壓的呼聲。內地一位金融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這更多是政治「噱頭」,也是美國政界、商界面對危機時的一貫做法。
最近幾年,中國一直都是美國經濟問題的「最熱門的替罪羊」。作為美國工商業和中產階級代表的各類工商業和勞工組織,經常發表言論敦促美國政府對華強硬;而一些國會議員每年都會遞交議案,要求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者」的標籤。
這位專家認為,與以往相比,此次施壓仍將矛頭指向「老三樣」,即匯率、知識產權和貿易保護,而「信用卡」之說也只是吸引眼球的小把戲。在過去十多年的中美經貿關係中,中國一直充當美國的「信用卡」。由於美國一直採取鼓勵消費和財政赤字政策,國內儲蓄嚴重不足,美國需要引入其他國家的過剩儲蓄來實現自身增長,也就是保持龐大的經常項目赤字和貿易逆差。而擁有巨額國內儲蓄的中國也成為向美國輸入最多資金的國家。不過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實際是對這種經濟發展模式宣告了「死刑」。
專家認為,過去中國迫不得已當了美國的「信用卡」,但未來中國並不打算也不願意充當這樣的角色。做美國的「信用卡」可能得不到什麼好處,美元一旦貶值,這些美國人欠的債,肯定會縮水,倒是中國這個債主恐怕還得看美國的臉色。
若挑起貿易戰非常不智
該專家認為,目前中美經濟問題,是結構性的不均衡問題,不能用簡單的調整匯率或者施壓來解決。現在全球都處於金融危機之中,應該做的是啟動經濟,而在渡過這個危機之後,中美都應該在結構方面下功夫,解決這些問題。對於美國來說,此次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不在中國,而是國內儲蓄嚴重不足;中國則要開闊國內需求,減少對外需的依賴。
至於人民幣匯率,專家認為,在金融危機下,美國現在向人民幣匯率施壓、與中國挑起貿易戰,都是非常不理智的,他認為,目前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有利於中國、也有利於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