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庫存消化調整近尾聲,今年前4個月,國企利潤降幅收窄,盈利3,236.4億元。圖為首鋼廠區開放旅遊觀光線。 新華社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海巖20日電】財政部今日公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98萬億元,同比下降7.3%,降幅比前三個月縮小0.3個百分點;實現利潤3,236.4億元,同比下降32.3%,降幅比前三個月縮小4.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在經歷連續6個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後,國企營業收入和利潤降幅已有所收窄。儘管如此,國家發改委宏觀院研究員王小光向本報指出,從微觀角度看,還難以斷定企業利潤已進入持續增長通道。
在政府4萬億元投資等經濟刺激政策帶動下,以及企業庫存消化調整接近尾聲,成本費用下降,從第二季度開始,國有企業利潤降幅出現減緩趨勢。
央企貢獻超8成 鋼鐵業續虧
從行業角度來看,部分在去年虧損較為嚴重的行業已經出現企穩跡象,甚至實現同比上升。財政部統計,今年前4個月,煙草、施工房地產行業實現利潤進一步提高;煤炭、建材、商貿等行業實現利潤較為穩定;石油石化、機械、汽車等行業實現利潤降幅收窄;鋼鐵、海運行業繼續虧損。
從結構上講,國有企業熱、非國有企業冷的局面沒有改變;即使在國有企業內部,央企也仍然佔據不可動搖的主導地位。前4個月全國國有企業實現利潤3,236.4億元中,中央企業實現利潤2,600.3億元,佔比超過8成,同比下降24.7%;地方國有企業實現利潤636.1億元,佔比19.7%,同比下降52%。
產能過剩威脅大 恐推遲復甦
隨著利潤下降,國有企業應交稅金和已交稅金仍處下降狀態,但應交稅金月度環比有所增長。前4個月國有企業應交稅金5,540.7億元,同比下降4.4%,4月比3月環比增長2.3%。全國國有企業已交稅金5,776.2億元,同比下降9.1%,4月比3月環比增長37.2%。
王小光認為,產能過剩將是今年企業利潤增長的最大威脅,或推遲復甦的到來。據行業協會估計,今年國內鋼鐵行業過剩產能超過1億噸,水泥行業過剩產能約7,000萬噸,到2010年煤炭過剩產能將達4億噸。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級經濟師王遠鴻今日則表示,內地工業生產有望從第三季度開始穩定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