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央放權歷來最大 多省正在有序實施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劉越山20日電】全國範圍的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已獲中央批准,正在有序實施。據報道,截至目前,除中央批准四川因地震災情適當推遲上報改革方案外,全國30個省級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已獲中央批准,正在組織落實。有關專家指出,這是歷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中,給地方自主權最大的一次。大交通、大農業、大水務、大文化等「大廳局模式」將頻頻亮相。
第一個獲批地方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上海市,組建了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該部門將原建設和交通委員會的職責、農業委員會的參與指導郊區城鎮規劃建設的職責、市政工程管理局的重大工程規劃建設和資金安排等職責,整合劃入。原建設和交通委員會、市政工程管理局不再保留。去年8月掛牌成立的市農委,則由原農業局、農機局、農辦與農綜辦整合而成,形成「大農業」管理格局。
今年5月7日,天津水務局成立,力圖解決大城市長期的「多龍管水」、「政出多門」難題。新設立的水務局,將原水利局以及建委的城市供水、城市排水和河道堤岸管理職責整合劃入,橫跨水利、供水、排水三大領域,構成統一的水務管理體制。
旨在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
北京市則立足首都實際,設立了社會建設工作辦公室,作為政府組成部門,負責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全市社會建設工作和加強社區建設、社會組織管理與服務、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隊伍建設等。表明北京市社會建設在體制機制創新上邁出了關鍵一步。而無論在東部浙江,還是西部陝西;無論是煤炭大省山西,還是改革前沿廣東,政府直屬機構改革力度均較大。
中央編制辦副主任吳知論(見圖)表示,機構改革不是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為了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推動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造福一方百姓。
專家:改革應嚴防「亂套」
另一方面,中國著名黨建和政治體制研究專家、原中央黨校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貴秀今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中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能夠統籌全國「一盤棋」的改革研究機構,有些改革方案基本上為相關部門提出,這其中不乏一些部門會慮及「部門利益」而一心想著擴充權力。
針對此間媒體報道本輪改革「中央不統一要求上下對口」,王貴秀對此不無疑惑:中國是中央集權制國家,政權一層層下分,而倘若「上下不對口」,勢必會出現下邊工作不知應該向哪個上級請示,而也不知上級哪個部門會來審批的情況,應當嚴防「亂套」,避免出現影響工作效率的事情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