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東莞市委書記劉志庚強調:「不能靠消耗大量土地來帶動增長」。
【本報訊】據中新社消息,廣東經濟重鎮東莞,已從「寒冬」走出,經濟明顯回暖,而產業升級也初現曙光。
東莞成為焦點,因這一擁有眾多外企的城市去年最先遭受金融危機的重創;更重要的是,省委書記汪洋廣東履新後抓「騰籠換鳥」,東莞是重要「試點」。
據估算,起始於去年十月的金融危機,令東莞減少一成左右的生產總值大約30億、40億人民幣左右。按照產量與人口比,波及人口達百萬。其中樟木頭鎮玩具廠合俊一夜倒閉,受影響的員工就多達六、七千人。
金融危機現汰弱留強
眼下東莞還能捕捉到金融危機肆虐留下的創傷和痕跡,除了專業街一些門店貼出「旺舖招租」字樣外,厚街商業旺地康樂南路商舖租金也從最高的每平方米過萬元陡降至8000元左右。至於出口,受傷最大,上半年大部分經濟指標已掉頭爬升,唯獨出口仍以負增長23%左右,製鞋、傢具等行業訂單雖然有所上升,但出口仍未有明顯好轉。
東莞狂奔三十年、年均增長18%的經濟專列遭遇「急剎車」,帶來了經濟急降的陣痛,同時也帶來了產業的加速整合、升級,當地官員的觀念有了明顯的轉變。厚街鎮委書記黎惠群認為,「要理性看待危機,危機並不可怕」。他告訴中新社記者,厚街倒閉65家企業,都是些投資不足百萬元、員工300、400人上下的低端企業。「淘汰落後產能,政府無法做到的,金融危機幫我們做到了」。但黎也透露,同期也有104家企業逆勢擴張。
重規模質量觀念轉變
今日東莞,對待經濟發展的觀念已有明顯的轉變。市委書記劉志庚強調:「不能靠消耗大量土地來帶動增長」。厚街書記黎惠群說:「看下邊的政績,現在要看大企業、優勢企業的比例」。而石龍書記冼周恩就認為,石龍鎮10至15%的增長是合適的,「太快了會散架的」,這些反映了珠三角在規模和質量焦點問題上觀念的蛻變。
目前,東莞開始新的經濟突圍:據觀察,其策略主要是穩住經濟和民生,加速吸引「內資」,並打「莞貨北上」牌,在「內需」上做文章,明顯帶有均衡經濟、改善結構的戰略意圖。也就是說,對外經濟依賴度極高的東莞,開始補上「內資」、「內市」一課,據觀察,此一策略最近成效明顯。
東莞產業升級的亮點在經濟危機後也漸漸勾畫出來:低耗能的高科技產業以及承接香港輻射、服務珠三角的前沿商務服務業明顯受到重點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