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珀迪勝訴後,與丈夫普恩特在上議院外相擁慶祝,並接受傳媒訪問。 法新社
英國將「協助自殺」一概列為刑事罪的方針面臨改寫。一名多發性硬化症女病人長期爭取澄清相關法例,屢敗屢戰,上訴至上議院終獲得歷史性勝利。檢察長將於9月底前發布政策諮詢文件,可能會將體恤地支持別人自殺,從惡意教唆他人自殺區分開來,意味欲尋求安樂死人士,可由親人陪伴走最後一程,毋須擔心親人被檢控。
被支持者視為維護自殺權鬥士的珀迪,坐着輪椅離開法院,獲得支持者歡呼喝采。她說:「我的生命交回我手中,我想活出精彩人生,但當走到生命盡頭,我希望不用承受不必要的痛苦。這裁決意味我可與(丈夫)普恩特做出可預知後果的決定。」
含糊政策 逼尋死者孤獨上路
46歲的珀迪因多發性硬化症喪失主要活動能力,健康持續惡化,擔心如果得不到當局釋法,可能要提前獨自去瑞士等自殺非刑事化國家尋死;相反,如果能確保丈夫免受牢獄之災,她會活得久一點,因為即使將來不便於行,也可由丈夫陪伴出發。
英格蘭和威爾士於1961年通過自殺法案,凡輔助和教唆自殺,均屬刑事罪,最高可判囚14年。英國迄今逾百人前往蘇黎世尋求安樂死,其中8宗案件曾提交檢察長,雖未有人士被起訴,但政策含糊令一些決意尋死者寧願獨自上路。
今年2月,英國上訴法院否決珀迪的要求,但上議院5位高等法官前日一致推翻裁決,下令檢察長澄清法律立場,並制定「符合慣例的政策聲明」。法官指:「每一個人都有權維護自己的私生活,珀迪女士決定如何度過她生命中的最後時刻,也是生存權利的一部分。珀迪女士希望避免無尊嚴和痛苦地終結人生,她有權要求這願望得到尊重。」
人權組織批評 擬採法律行動
檢察長接受裁決,並宣布成立工作小組釐清法律觀點,在臨時政策諮詢文件列舉提出或不提出檢控的主要因素,明年初頒布新政策。專家指,新指引不會將協助自殺非刑事化。
人權組織「生命權利」執行長鮑曼批評有關裁決,擔心這會影響傷健人士、病者和老年人等弱勢一群。組織正諮詢律師意見,研究可採取什麼行動。「保護未出生兒童協會」的厄齊米克指,裁決「危險和令人困擾」,或會向傷健和重病人士發出錯誤訊息,令他們以為其生命不及他人寶貴。 ■綜合外電消息/《泰晤士報》/《每日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