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凌馨2日電】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日前總結當地發展兩大難題,分別是經濟轉型和歷史遺留的利益調節問題。由他的施政軌跡可以看出,上海將通過對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的建設,着手解決第一個問題;而第二個問題,則涉及當地200萬支邊人員的養老水平差距、危棚簡屋改造的搬遷補償矛盾等多個方面。
先行先試改善金融環境
經濟轉型問題,俞正聲剛剛赴滬上任時已經開始考慮。對上海建設國金中心的提法已有18年,到今年4月,終於形成了《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主要思路是先行先試和改善金融環境。為了更好地建設國金中心,他在到任後第一次政府換屆時,還向中央要求,選派一位懂金融的副市長前來工作,這個人就是現在分管金融的副市長屠光紹。
儘管做了許多準備,俞正聲並沒有盲目樂觀。他認為,要在2020年建成國金中心,尤其是形成符合國際慣例的稅收、信用、監管等法律法規體系,「這件事是非常困難的,我們跟香港的差距也就在這」。上海方面準備,先對此進行深入調研,然後向中央提出建議,逐步加以推進。
調解利益矛盾難度甚大
對於利益矛盾的問題,俞正聲則坦言,調解難度之大,是他在其他地方工作時沒有碰到的。他目前計劃根據財政狀況變化,逐年解決支邊人員、兵團維護人員、江西墾民的待遇問題。而佔據信訪老案80%的動拆遷矛盾,「如果長期不解決,越積越多,對上海的穩定不利」;對此,俞正聲分析,「多數人的利益要靠多數人來維護。如果在多數人維護多數人的利益這個問題上找不到突破口,我們永遠是被動的」。
俞正聲說,他不會因為一時的困難或是當前的評價,迴避這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你做一個地方的領導,老想自己歷史上留點什麼,別人怎麼評價自己,就會妨礙你做出正確的決策的,你該觸及的矛盾你不敢觸及了」。「我不希望做這樣的領導,要對歷史負責,對上海人民和全國人民要負責,因為上海是全國的上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