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圖)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陸游與唐琬》。(下圖)上海越劇院紅樓劇團的錢惠麗於《韓非子》中飾演韓非子。
圖、文:香港電台
在粵劇以外,香港的戲迷最鍾情的地方戲可算是越劇了,幾乎每年都有大型越劇團來港獻演。越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亦有「全國第二大劇種」的稱號。但與其他劇種相比,它是十分年輕的,剛於2006年才度過百歲誕辰,不過隨即已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一般人都稱之為「上海越劇」,其實它是自清末起源於浙江省紹興一個小地方–嵊縣(今稱:嵊州市),並因此地是古越國所在地而得名。越劇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落地唱書」,其後演變為在農村草台演出的戲曲形式,稱為「的篤班」或「小歌班」。由於它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地方色彩,所以亦被稱作「紹興文戲」,有別於以武戲為主的「紹興大班」——紹劇。
足跡從嵊縣走向全世界
許多近代著名的越劇表演藝術家都是嵊縣人,她們把越劇帶到繁盛的大上海,更在那裡把劇種發揚光大,不單走向全國,還走出世界,數十年來出訪的足跡,遍及歐、亞、美洲多個國家,如法國、荷蘭、德國、前蘇聯、美國、越南、新加坡、泰國、日本、朝鮮等。
越劇怎樣在短短百年間,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呢?它除了在演上學習崑曲優美的水袖身段,還採用話劇式的化裝,代替了傳統紅白分明的化裝法。至於服飾方面,更從傳統的戲服基礎上,專門設計了仿古典雅的服裝;髮飾也棄用貼片子,改為配戴已梳飾好的頭套,既美觀又省時。當然,最重要的是它悅耳悠揚的唱腔,配以載歌載舞的表演程式,令觀眾陶醉其中,百看不厭。
上世紀的五十至六十年代前期是越劇的黃金時期,創造出了一批有重大影響的藝術精品,如《梁山伯與祝英台》、《西廂記》、《紅樓夢》、《祥林嫂》、《情探》、《李娃傳》、《追魚》、《春香傳》、《碧玉簪》、《孔雀東南飛》、《何文秀》、《彩樓記》、《打金枝》、《血手印》、《李秀英》等成為優秀保留劇目,其中多齣名劇還被攝製成電影及電視連續劇,使越劇進一步風靡大江南北。
前輩越劇藝術家在劇藝創造上,發展了不同形式的流派唱腔,生行有范(瑞娟)派、徐(玉蘭)派、尹(桂芳)派、陸(錦花)派,旦行有袁(雪芬)派、傅(全香)派、王(文娟)派、金(彩風)派,還有老生的張(桂鳳)派、徐(天紅)派,以及老旦的周(寶奎)派等。他們對培育後輩不遺餘力,甚至為年青演員們讓台,使近三十年來湧現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人材,當中包括:上海越劇院的趙志剛、錢惠麗、單仰萍、方亞芬,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茅威濤、陳輝玲,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的吳素英、吳鳳花、陳飛,杭州越劇院小百花團的謝群英、陳曉紅,以至鄰省福建芳華越劇團的王君安、李敏等。 (之三)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戲曲大觀園》由名伶羅家英主持,帶領觀眾到中國各地認識富有特色的戲曲藝術。第三集「上海越劇—越過百年」,於8月8日(星期六)晚上八時,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港台網上廣播站(http://tv.rthk.org.hk)提供視像直播及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