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廣東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實行一個月以來,業務量並不多。
【本報廣東新聞中心古寧廣州19日電】備受業界關注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在廣東廣州、深圳、東莞、珠海開始試點已經有一個多月,但目前的進展並不快。據了解,儘管各銀行都在積極推進相關業務,但業務量並未明顯增加,略顯冷清。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今年7月在上海及廣東4市啟動。啟動當日,廣州、東莞、珠海的銀行與香港的銀行往來業務12筆,資金清算772.44萬元。而當天,中國銀行廣東分行,包括廣州本部、東莞分行、珠海分行共辦理700多萬的業務,同日,中國銀行深圳分行辦理金額達800多萬元的業務。
部分銀行新單量極少
不過,實行一個多月來,各銀行的相關業務並沒有太大增加。中國銀行廣東分行在人民幣結算首日業務達700多萬後,到目前,相關結算額度也只增加了100萬左右,而涉及的企業只有4、5家。中信銀行廣州分行國際業務部經理楊曉光則表示,該行在啟動當天結算業務有十幾萬,到目前人民幣結算額度共100多萬,涉及企業只有3、4家。
有業界人士甚至稱,有部分股份制銀行在相關業務啟動後,在一些城市的新單量很少。央行東莞分行辦公室主任梁志釗此前透露,東莞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推進一個月後僅完成6筆業務,均為啟動儀式當日。
僅60企業獲准從業
據介紹,在廣東省政府協調有關部門推薦之後,並經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審核確定,廣東預選了300家具有一定規模且涵蓋了各種企業類型和貿易方式,具有代表性的300家企業參與試點。據了解,試點當天,廣東有20多家企業參與人民幣結算試點。不過,由於審核過於繁複等原因,這些企業中,獲得批准從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資格的企業並不多,目前僅有60來家,廣州僅有20多家。
業內人士表示,這與300家參與試點的數字還有差距,但確實需要一個過程。從審批的角度來說,涉及了人民銀行,銀監會,國家商務部,稅務總局、海關等6個部委。
有銀行界人士表示,儘管人行在7月已發佈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目前還沒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細則出來,銀行也是先做起來才逐步完善。
境外客戶接受程度待觀察
而一些出口企業,因對採用人民幣來結算是否帶來利好還需要時間評估,遂採取觀望的態度。在出口貿易中,目前東盟地區特別是香港、澳門對人民幣的接受意願相對較強,但是其他國家尤其歐美則還需要推動。
出口企業金鈞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謝明允介紹,一個月來該公司用人民幣結算的訂單只有兩單,涉及金額120萬左右。這與公司這個月的業務量來比較,只佔很小的比例,「廣告意義重一些,至少讓客戶知道還可以有人民幣結算這個管道」,其他試點企業也是類似的情況。
謝明允認為,一般企業都知道用人民幣結算有規避匯率風險等諸多利好,但還需要一段時間對國家出台的相關政策進行消化,而境外客戶的接受程度也需要時間來觀察。目前人民幣的升值保持在一個相對緩和的區間,而一旦人民幣重新進入升值軌道,相信將對出口貿易利用人民幣結算是一個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