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小欣
讀到貴報有文章認為香港需要成立文學館,因為香港文學的蹤跡隨處可見,報章專欄、連載小說、電影劇本、流行曲歌詞、教科書文章,甚至廣告和演講、政治與外交,都有文學成份,而且香港文學資料四散,趁西九項目開展之際,成立文學館,正好起收藏、推廣、弘揚、傳承、維護、探究、溝通、展示、翻譯和交流等等效果。我作為學生,希望以我的體會來談談我對這說法的感受。
如果說從教科書的文章接觸文學,我學過的香港文學而有印象的就只有〈聽陳蕾士的琴箏〉一篇,這篇教材如果不是要考核,我決不會讀。朋友說香港新詩現在已不是這個樣子肉麻的了,所以他曾給我看過一些詩刊,裡面的新詩我看不明白,也不懂得欣賞,我的感覺是,原來胡亂把一些詞語和句子組合起來,就叫做新詩。中文教科書的文章我沒有選擇的餘地,但我的朋友們在新高中課程中都沒有選中國文學科,而且很多學校也根本不再開設這一科了。我有位學妹曾參加過那些課外活動的創作班,但去過一兩次就沒有再去了,因為那創作班所教的就是那些亂來的新詩,與中文科所學的要有內容、有佈局、有修辭的考試作文是兩回事,學妹害怕學過那些新詩後,會拖累了作文的成績。
報章專欄和小說我有閱讀,我曾以為自己是很有文藝氣息的,但從通識科老師的口中知道,這些「作品」被分類成「通俗文學」或「普及文學」,它們其實是大量生產的消費品,那些作者並不關心他們的作品是不是有文學性,他們只是關心銷量。除了寫作的目的是為了利潤之外,通俗文學作家比較關心的是小說或文章的內容,而不是什麼文學性。
至於電影和流行曲,我當然有看也有聽,但我絕不會找一些電影劇本來閱讀,我只會去租光碟來看。流行曲的歌詞我和朋友間中會節錄到部落格之中,那是為了圓滑的溝通,避免了直接訴說感受,而決不是欣賞歌詞的文學性。我在想,如果真的在西九建立了文學館,裡面除了收藏一些像我這樣的、平常學生不會閱讀的嚴肅作品之外,還會有些什麼呢?是流行曲的試聽室?是流行小說的閱讀室,還是不斷播放香港電影的放映室?但到底為什麼我不去附近商場的書店、唱片店和影碟店,而要山長水遠地跑到西九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