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8月15日第八次中國-東盟經貿部長會議在曼谷舉行。中國和東盟簽署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投資協議》。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左三)與泰國商業部長蓬提瓦那甲賽在簽字後握手。 資料圖片
金融海嘯去年由美國捲起,全球各國各地區無一不受波及,以出口作主導的亞洲國家首當其衝。然而危中有機,亞洲各國趁勢加速轉型,紛紛開放市場,刺激經濟擴大內需,現時反彈速度遠超歐美。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夫人早前接受CNBC訪問時稱:「亞洲以往為歐美製造,現時亞洲要為亞洲而造。」
金融海嘯一年,後遺症陸續湧現,過去20年來推動全球經濟欣欣向榮的寬鬆信貸已不再,美國失業率高企,銀行下雨收傘,信貸收縮,民眾儲蓄減債,在在打擊消費者信心,企業盈利裹足不前。
97危機教訓 未深陷毒資產
美國商會的首席經濟師雷加利亞表示﹕「這個情況會維持一段長時間,美國經濟增長3%至3.5%被視為平均值,但現在經濟增長很可能只有1.8%至2.5%。美國經濟要回補海嘯期間的職位,相信需時5年。」
亞洲各國經歷過1997年的金融風暴,各國地區都改革並加強金融機構的監管,亞洲的銀行都未有大手買入美國的毒資產,在海嘯中損失相對小。但中國與其他亞洲國家以往一直依賴出口到西方國家賺取外匯,金融海嘯打破這局面。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表示:「出口帶動令經濟復甦,期望美國市場打救已經不再可能,所以我們要想出新的經濟模式。」
亞洲多國在海嘯來襲後都推出龐大的刺激經濟措施,加上日漸增加的中層階層,期望以內需捱過今次的經濟低潮。亞洲開發銀行一名經濟師表示﹕「中國和印尼的內需市場保持得相當好。」人口眾多的亞洲國家,例如中國、印度、印尼和越南在經濟低潮時仍有增長,而鄰近亞洲的澳洲就是唯一一個已發展國家沒有陷入衰退。
自由貿易協議 增至56項
另外,亞洲各國亦紛紛開放市場,促進區域貿易。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顯示,2000年亞洲各國只有3個自由貿易協議,但直至今年8月底,已急增至56項,其中19項涉及16個亞洲主要經濟體,這一趨勢有助加強亞洲的貿易聯盟,與「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可以匹敵。
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師威格納拉賈表示:「亞洲各國融合以往猶如夢想,但現時已愈來愈現實,各國都很務實,唯一受各方歡迎的就是做生意,預料亞洲10年內將出現類似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經濟區,如果成真,世界經濟將不會一樣。」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教授查蘭表示:「亞洲經濟對西方市場的依賴性,未來將愈來愈少。亞洲經濟一旦復甦,新秩序將形成,亞洲將會更加強大。中國、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出現的中、高產階層將會支撐起區內的需求。」 ■綜合外電消息/《時代周刊》/《華盛頓新聞論壇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