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霍震寰少年時曾負笈英國、加拿大,學成歸來在政商界發展。圖為他和夫人合照。 資料圖片
放洋磨練 霍震寰少年留學英國,後再轉到加拿大完成大學學業,人離家鄉卻未忘家國觀念,加上霍老天天千里迢迢寄一份香港報章到他手中,更激發他從小對國事家事的關注。細說放洋經歷,他坦言,當年投考香港大學不易,適逢父親的好友提及外國升學的建議,還請纓充當其監護人,「霍家公子」的留學生涯就如此這般開始。
身在異國鄉郊小鎮,縱然種族歧視不算嚴重,但那個年代能留學海外的中國人可謂「稀有動物」,黃皮膚、黑眼睛的他,始終較難融入當地圈子。尤其是「初來報到」的日子,沒有傭人侍候,反而要幫學長執床鋪、擦皮鞋,又要棄用母語,滿口「ABC」,他幽默自嘲道:「學習英語跟運用英語完全是兩回事,要跟別人溝通就要下苦工,努力學習 A man and a pen。」每一個生活細節,對霍震寰是從未試過的磨練,亦培養了簡單樸素的生活之道。
雖一頭長髮 仍懷中國心
想當年交通不發達,霍震寰每年回港「只得一千零一次」,父子相逢,父親第一件事竟是捉他剪掉那頭長髮。他鬼馬笑說:「那時外國流行BEATLES啊!在外國生活,衣著打扮難免西化。」不過,披頭四外型,內裡依然是一顆中國心,他天天閱讀父親的「飛鴿傳報」,還在學校修讀中文,期望多了解中國文化。但往昔的外國學府,又豈會投放資源深究中國文化?所謂「中文課」,其實只是讓中國留學生自修學長留下的中文小說,「那時想讀中文就看金庸小說和其他武俠小說,還記得有香港學生留下一套《雪花神劍》,我在自修堂睇完又睇」。
憶昔日 感受今國運昌盛
莫非是那套《雪花神劍》誘發出霍震寰的武術潛能?原來他早在大學時代已開始迷上中國拳術,更曾拜師學藝,一練數十載。眼前西裝筆挺、一介書生的他,原來還深藏著武藝功架呢。他笑說,習武只為傳承中華武術,他從來不是好勇鬥狠之輩,數十年來不曾「打過一場交」,「拳術對我來說,是一種興趣,也是一種修為」。
他說,新中國成立至今,除了經濟躍動發展,普通話、武術,以致一籃子的中國文化同樣蓬勃發展,遍地開花。往昔中國人聽BEATLES、說「ABC」,如今走到中國街頭,老外說「你好嗎」、學「Chinese Kung Fu」(中國功夫)者,已經比比皆是,可見時移世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