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調水立法在即 香港供水更有保障
本報廣東新聞中心記者趙鵬飛、藺廣凱
流域面積覆蓋滇、黔、桂、粵、湘、贛、瓊、閩八省及港、澳特區的珠江,是內地第三大河流,也是香港的母親河。近年來,珠江流域在創造出全球經濟發展奇蹟的同時,面臨的供水壓力、水文災害、環境污染亦與日俱增,近年來僅年均洪災損失達200多億元。
港澳珠三地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珠江成為重要一環。珠江水利委員會主任岳中明在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珠江綜合治理已提到議事日程,水利部已將《珠江水量調度條例》列入今年重點推進項目;此外,被喻為珠江流域「三峽工程」的大籐峽水利樞紐工程,也將在年內開工。屆時,珠江流域供水及防洪狀況有望大為改善,香港供水將更有保障。
岳中明告訴記者,珠江流域雨量大、雨時長,加之地域遼闊,支流眾多,上中游屬山區,中下游無湖泊調蓄,洪水匯流速度快,極易形成峰高、量大、歷時長的災害性洪水。此外,「珠江還是中國七大江河中唯一未進行過系統治理的河流。」
中國七大河 唯珠江無治理
在他看來,要解決珠江流域的水資源和防洪安全問題,有兩件大事一定要加快進行,一是《珠江水量調度條例》立法,二是大籐峽水利樞紐建設。
據介紹,由於珠江流經的多個省區均缺乏控制性水利工程,故防洪體系、水資源配置體系尚不完善,且流域內已建成的絕大多數大中型水庫都隸屬電力部門,缺乏對水量的統一調度和管理,使得水資源綜合效應難以充分發揮。因此,制定並出台協調整個珠江流域的《珠江水量調度條例》就顯得十分迫切。
岳中明說,《條例》將建立權威、協調、高效的流域內水資源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的新模式,有效協調各方、各行業以及上下游之間的利益矛盾,確保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
調水立法案 數次提交兩會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對於通過立法來協調管理珠江流域水資源,已引起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的關注。近年來,不少代表和委員都已把相關提案議案提交到全國「兩會」。岳中明也透露,《珠江水量調度條例(送審稿)》,目前已列入水利部2009年「爭取出台或者報送國務院審議的立法項目」,珠江委將積極推進其立法出台。水利專家表示,《條例》對於粵港澳三地公眾飲水安全和防洪安全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然而,被稱為珠江流域「三峽大壩」的大籐峽水利樞紐工程,雖被列為國家重大規劃中的骨幹工程,卻經歷了數十年的研究論證,迄今難以實施,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淹沒損失及遷移規模較大。
大籐峽樞紐 列入重點工程
據了解,作為珠江三大水系中集雨面積最大,流量僅次於長江而位居全國第二的西江,歷來是下游珠江流域防洪的心腹之患。水利專家也指出,要想長效解決珠三角鹹潮及洪水危害,有必要盡快立項建設大籐峽水利樞紐。因為地處廣西境內的大籐峽位置極其重要,這一樞紐工程若建成,今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水資源分配不均、上游洪水暴發、突發性水污染問題都可通過該樞紐及時應對。
岳中明告訴記者,經過各方努力,水利部已將大籐峽列為2010年開工建設擴大內需的重點樞紐工程,廣西自治區政府則將「開工建設大籐峽水利樞紐工程」列為2009年主要工作目標之一。而珠江水利委也正積極爭取該工程可在今年內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