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利委員會主任岳中明指出,珠江目前主要面臨三大問題:局部污染嚴重、風暴潮威脅大、供水和防洪壓力大。
問題一:局部流域污染重
儘管珠江的水質要好於同期全國平均水平,但局部地區水污染嚴重。根據07年公報統計,在19,882公里珠江評價河流中,有29.7%的河段水質劣於Ⅲ類,其中珠三角、珠江上游南北盤江超過一半的評價河長水質都在此列。此外,局部流域生態環境惡化,其中珠江上游地表破碎,喀斯特地貌發育,水土流失面積達6.27萬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積達3.99萬平方公里,高原湖泊面積萎縮,蓄水量減少。中下游局部水體污染嚴重,對水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危害。珠江河口赤潮頻發,持續時間從過去的幾天延長到半個月,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問題二:風暴潮威脅頻繁
珠江流域的經濟發達地區多位於中下游,地勢低、河道緩、過境洪量大,其中沿海地區還面臨頻繁的風暴潮威脅。岳中明說,他最擔心的就是珠三角地區出現類似於襲擊美國新奧爾良市的「卡特林娜」颶風。
「現在極端天氣出現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難以捉摸,珠三角地區跟美國新奧爾良一帶的地形有些相似,這個地方是淹不起的,因為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財富。」岳中明說,在歷史上珠三角就是水鄉,就是容易受災的地方。
問題三:供水防洪壓力大
除了自然條件外,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珠江流域特別是珠三角地區,以佔全國0.3%的國土,卻聚集着全國2.8%人口,創造了全國6.9%的GDP和三分之一的進出口外貿總額(2007年數據)。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和財富的積累,供水及防洪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就防洪來看,珠三角現在是最危險的地區,天文大潮、颱風、大雨3個天氣現象疊加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很緊張,壓力也很大。」岳中明這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