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 作者:金庸
理由:小無賴居然左右逢源妻妾成群,分明是在歌頌流氓手段和「一夫多妻」制。
《窗外》 作者:瓊瑤
理由:宣揚考大學落榜便自殺本不足取,自殺能輕易獲救更是戕害了許多年輕的生命;為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一時的「師生戀」提供了情感依據。
《老徐的博客》 作者:徐靜蕾
理由:眼前分明流水賬,心底卻思太費木。枉稱「才女」的徐靜蕾,不過是「戲子裝知性」的典型代表罷了。
《醜陋的中國人》 作者:柏楊
理由:柏楊寫《醜陋的中國人》時,已有整整35年不曾回過大陸,未免有閉門造車、隔靴搔癢之嫌;《醜陋的中國人》出版後的25年,中國社會發生着深刻變化,「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分明已「過時」。
《我的千歲寒》 作者:王朔
理由:東拉西扯,囈語連連,晦澀難懂,故作高深,曾「影響一個時代」的王朔被廣泛認為是「江郎才盡」。
《一夜成名》 作者:張一一
理由:連自己都還沒有成名,怎麼能告訴讀者怎麼成名?
《歲月情緣》 作者:趙忠祥
理由:顧左右而言他,其實讀者最關心的是趙老師那些風花雪月的另類「情緣」。
《努力》 作者:張一一
理由:只看到娛樂圈的聲色犬馬和紙醉金迷,根本找不到任何「努力」的蛛絲馬跡。
《我把青春獻給你》 作者:馮小剛
理由:都是些溜鬚拍馬雞毛蒜皮的家長裡短,壓根沒見馮導把青春獻給誰。
《夢裡花落知多少》 作者:郭敬明
理由:169個句子一模一樣,57個段落基本相似、12個主要情節和人物關係完全雷同,堪稱「史上最不具備原創精神」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