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貴州被幽禁的日子,張學良與趙四小姐苦中作樂,一起養雞種花。 網上圖片
本報記者 李婷、實習記者 鍾棚
吳國忠老人對於自己的歲數已記不清了,卻清楚記得自己給「張老闆」放過鴨子,第一次見到「張老闆」那年他11歲。「張老闆」是從被軟禁湖南起大家對張學良的稱呼。
吳國忠是經劉洪春介紹去放鴨子的。劉洪春與張學良的結識也頗具戲劇性。趙四小姐在貴州開陽養了一隻貓,一天走失到了劉家,劉洪春親自將其送返。從此,作為當地為數不多的文化人之一的劉洪春便與張學良結為忘年交,劉家也成為張學良在當地唯一一戶串過的門子。時至今日,劉洪春的後人仍將張學良將軍所贈馬鞍完好保存。
將軍最愛吃黃豆稀飯
雖然年代久遠,但吳國忠始終記得當年每天早上送鴨蛋、晚上送鴿子時,身穿長衫的「張老闆」總會笑瞇瞇叫他「小鬼」,而他則不好意思的低頭跑開。「當時我可不敢主動叫他,他身邊有很多背着長槍的特務和拿着短槍的副官。」當然也有例外,每次「張老闆」趕集回來都會給他帶粑粑吃,這時候吳國忠總會在「張老闆」身邊高興地跳起來,偶爾沒有帶,他就會又哭又鬧。
「『張老闆』和夫人起得很早,我每天6點不到就要去放鴨子,那時他們就起床散步了。」吳國忠回憶道。8點準時吃早餐,「張老闆」最愛吃的就是煮黃豆下稀飯,現在當地人稱作「將軍的長壽秘訣」。
趙為少帥上山打野味
在軟禁室屋後,有一段十餘階的石梯。開陽劉育鄉的每一個人都知道,這是張趙二人親自開鑿的,大家都稱它「張將軍的愛情階梯」。這段階梯是從禁錮自由的羈室通往充滿希望的「趙四小姐後花園」。張趙在這裡種滿了花。「他們種的不是什麼嬌貴的花,都是當地最普通的。」吳國忠說。
遇到皓月當空的夜晚,張趙還會在屋前小院辦起「舞會」。吳國忠一邊描述木盒圓盤狀的留聲機,一邊回憶着當時場景。身着旗衫的趙一荻光彩照人,唯有她和張學良相擁而舞,其餘的軍統和特務也深受感染,各自起舞。
曾經養尊處優的名門閨秀趙一荻為了給張學良補身體,還親自上山打野味。為了給張學良解悶,趙一荻在集市上買回幾十隻小雞娃,與張學良在房邊的空地上,用籬笆圈起了一個雞欄,鼓勵張學良當「劉育養雞王」。後來,除了去5公里外的白安營釣魚之外,張學良最常做的就是坐在房前的青槓大樹下,遠望青山,沉思不語。一次,他對來訪的劉洪春說:「我很讚賞青槓樹的精神,它堅硬、挺拔、立身大地,光明磊落。哪怕是風雨交加、刀斧齊下,也不彎腰、不低頭。」(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