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毛澤東(左)與長子毛岸英合照。資料圖片
——毛岸英在朝鮮犧牲前後
抗美援朝戰爭初期,美軍空軍稱王稱霸,橫行無阻。志願軍總部機關,連一門高射炮都沒有,除個別值班者外,其他人被迫夜間工作、白天防空,幾乎天天如此。
毛岸英和張養吾原計劃在住處附近挖一個防空洞,可滿山都是堅硬無比的鐵礦石,他們只得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計劃,飛機一來,就往樹林裡鑽。那時,已經開始下雪了,氣溫降至零下20℃左右。即使是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中,毛岸英依然頑強地堅持看書學習。這給張養吾和新「鄰居」任榮部長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前線 仍埋頭苦讀
張養吾回憶說:「毛岸英、任榮和我,防空時經常在一起。任榮喜歡陰坡,說是保險,但是冷,又不能烤火。毛岸英和我喜歡陽坡,能曬太陽,又好看書。」張養吾說,毛岸英喜歡看書,到朝鮮半個多月,就啃完了好幾本大部頭的書。
毛岸英的本職工作是「俄語翻譯」。朝鮮戰爭時期,能讓毛岸英顯示俄語翻譯才能的機會並不多,人們只記得兩次:一次是彭德懷剛到大榆洞,蘇駐朝大使、駐朝顧問團團長史蒂柯夫前來作了一次禮節性的拜訪;另一次是第一次戰役勝利後,蘇駐朝顧問團副團長瓦西列夫到會祝賀。
毛岸英總是積極主動而又滿腔熱情地「沒事找事做」。一些志願軍老戰士至今仍然記得他審問美國戰俘和連夜起草電報的故事。
萊爾斯(Liles)是中國志願軍捕獲的第一個美國戰俘。為了解美軍和南朝鮮軍內情,彭德懷命令對萊爾斯進行審訊。毛岸英主動請求擔任審訊美俘的翻譯工作。
那是10月的最後一天上午,萊爾斯被兩名士兵押到審訊台。他露着驚恐而絕望的眼神,如同被押進屠宰場的羔羊。
按預定計劃,任榮主審,毛岸英翻譯,張養吾記錄,審訊應在威嚴的氣氛中進行,一開始就給他個下馬威!可是,當毛岸英看到萊爾斯受傷的左臂時,不禁動了惻隱之心。他不等任榮發問,便用英語與萊爾斯交談起來。毛岸英又給他一支煙,替他點火;毛岸英還從宿舍拿來一盒餅乾,讓萊爾斯吃。最後,審訊圓滿結束。這該歸功於萊爾斯的密切合作。是什麼魔力使這位美軍少校消除了恐懼,違背了入伍時嚴守國家機密的誓言呢?除了毛岸英的香煙、幾塊餅乾和幾句同情的詢問外,更重要的是發自毛岸英內心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
漏夜起草電報激勵士氣
這次審訊結束,得到了彭德懷的高度重視。他當即指示張養吾和毛岸英,撰寫報告,通報全軍。毛岸英執筆,寫得很快。當天下午,這份《志司通報》即通過電台發至各軍司令員。當天晚上,因三十八軍行動遲緩,彭德懷又發了一頓脾氣。杜平主任建議發個電報,再動員一次。「彭總,這個任務就交給我和張秘書長吧!」毛岸英當即請求。
摸黑回到宿舍,毛岸英點燃蠟燭,秉筆疾書。張養吾看到,他思路敏捷,文如泉湧。當毛岸英寫下「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的落款時,已是11月1日拂曉。(四) ■摘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