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深水埗區議會主席陳東認同要在區內安裝「天眼」,以增加阻嚇作用。 本報記者溫瑞麟 攝
【本報訊】(記者 邱益忠)有犯罪學家認為,深水埗3宗擲懷疑「鏹水彈」的犯案手法、時間及地點,均和旺角3宗擲「鏹水彈」案有明顯分別,相信兩處案件不是同一人所為。他又認為深水埗鏹水「狂徒」犯案目的不為傷人,似乎是反社會的行為,不排除與警方近月致力在該區掃黃及打擊翻版集團,令組織「無啖好食」,因此派人模仿旺角鏹水狂徒,向警方「示威」。
疑不滿警方掃黃打擊翻版
城市大學犯罪學課程主任黃成榮向本報表示,旺角3宗案件均在人流最多的時間發生,狂徒透過傷害無辜途人發洩不滿情緒;相反深水埗3宗案件中,狂徒選擇人流稀疏的時間和地點犯案,足見兩組案件的兇徒不是同一人。黃成榮不排除,近月警方不斷在深水埗區大力掃黃及打擊翻版集團,令個別三合會組織不滿,因此派人在區內投擲鏹水樽,向警方示威。
劉江華促裝鐵閘「天眼」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劉江華促請警方加強在區內巡邏,他建議深水埗參考旺角的做法,由區議會批出小型工程撥款,為舊樓加裝鐵閘,以保障行人安全。他認為,旺角在連串腐蝕性液體墮街案件發生後,安裝俗稱「天眼」的監控系統能發揮一定阻嚇作用,當局可諮詢居民意見,決定是否在深水埗安裝同類系統。深水埗區議會主席陳東認同要在區內安裝「天眼」,以增加阻嚇作用。
自旺角行人專用區發生兩宗鏹水彈案件後,機電署已在今年6月8日在該處安裝天眼,攝錄範圍遍及整條行人專用區。在天眼啟用僅4小時,狂徒便再次挑戰警方,於奶路臣街高處擲下「鏹水彈」,導致24名市民受傷,由於狂徒在天眼盲點下犯案,其蹤影未被拍下。
此後警方便在旺角駐重兵,除了在旺角城巿中心天台增設一個高空監察點,亦有警車長期泊在旺角行人專用區,在保安加強後,至今狂徒未有再在該區犯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