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江鑫嫻5日電】據了解,乾隆玉璽不止一枚,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欽定御寶為25方,後人稱這25印章為「二十五寶」。 25方寶璽各有所用,集合在一起,代表和囊括了皇帝行使國家最高權力的各個方面。
記者從多方獲悉,乾隆玉璽已經不是第一次被高價拍出了。08年10月8日,在香港蘇富比舉行的「皇威萬代」專場拍賣會上,乾隆帝御寶交龍鈕《乾隆御筆》白玉璽以6,338萬港元的天價成交,刷新白玉世界拍賣紀錄。今年4月29日,清乾隆年間的一方玉璽印章「九洲清晏之寶」在法國巴黎的博桑—勒費福爾拍賣行被一名華人買家拍下,成交價約168萬歐元。據判斷,這枚印章原藏於圓明園,製作於乾隆年間,是皇家玉璽。今年9月20日,「中華藝術瑰寶秋季拍賣會」在美國紐約舉行,一方乾隆皇帝巨型田黃璽印現身拍賣會,最終以超過4,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拍出。
中方籲拍賣機構莫「唯利是圖」
針對境外拍賣公司為獲取高額佣金屢屢拍賣中國流失海外文物的問題,中國國家文物局相關人士5日接受本報訪問時重申,反對拍賣被劫掠和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呼籲各國拍賣機構遵守相關國際公約精神和職業道德準則,不唯利是圖,尊重文物流失國人民感情。
該人士表示,國家文物局今後將進一步加大流失海外中國文物的調查力度,支持國內專業機構投入更多經費、人力,全面收集、整理和研究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情況,為文物追索工作提供基礎信息。中國政府還將根據調查情況,適時採取不同措施,促使更多非法流失出境文物回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