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東亞運顯特色 興經濟旺旅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0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東亞運動會在12月5日正式揭幕。圖為開幕禮上升起東亞運動會會旗。資料圖片

香港東亞運專題系列二之一

通識路路通 香港正在舉行第五屆東亞運動會。這是本地首次舉辦的大型體育盛事。政府為籌備這次東亞運動會,投放大量資源、時間和人力,希望創造傳奇一刻。下文將以「今日香港」為學習專題,介紹東亞運動會的特色,以及對香港經濟的影響。 ■本報記者 吳欣欣

東亞運簡介

 東亞運動會(英文名稱East Asian Games,簡稱東亞運)是亞洲體壇四年一度的盛事。1991年,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為增加和東亞國家及地區的奧林匹克委員會之間的體育及文化交流機會,遂在同年的第一屆東亞各奧委會聯席會議上首次提出「東亞地區運動會」的概念。有關提議在北京同年召開的第二屆東亞各奧委會聯席會議上獲得正式通過。

 首屆東亞運於1993年在上海舉行,其後的舉辦地方按屆別順序是韓國釜山(1997)、日本大阪(2001)及澳門(2005),然後就是今年由香港舉辦的第五屆東亞運。

 歷屆的主要參賽國家或地區包括:中國、香港、澳門、蒙古國、朝鮮、日本、韓國、關島以及中華台北。

香港東亞運概況

 香港在2003年11月贏取2009年第五屆東亞運的主辦權,並在翌年6月成立「第五屆東亞運動會籌備委員會」,負責策劃各項準備工作;此外,亦成立2009東亞運動會(香港)有限公司作為運動會的執行機構,統籌和落實執行東亞運的各項工作。

 香港東亞運已在本月5日正式開幕,所有賽事持續9日,直至本月13日結束。

 今屆東亞運共有9個國家及地區參加,無論在運動項目和參賽人數,均是歷屆之冠。

 

香港東亞運特色

徽 章 運動會徽章「煙花」以奧運五環顏色作設計主調,其中煙花所散發的耀目光芒,代表運動員在運動場上爭取佳績時所爆發的潛能。

 

口 號 大會口號「創造傳奇一刻」代表運動員及香港人獨有的堅毅精神。運動員發揮個人潛能,以獲得勝利的一刻,都在創造一個不朽傳奇。

 

吉祥物 吉祥物「東仔」(Dony)及「亞妹」(Ami)以火和獅子為創作元素。它們的頭髮象徵火,臉上流露獅子般的自信,體現香港人在「獅子山下」拚搏互助的精神和像「火」般靈活多變的特質。它們身體的斑紋源自今屆的會徽「煙花」,代表不同種族和膚色的人士雲集,凸顯香港是一個東西薈萃的國際城市。

想一想

1. 第五屆東亞運動會的吉祥物等設計如何體現香港的特色?

東亞運開幕禮 香港創三紀錄

 香港東亞運開幕禮的主舞台設置在一艘以海浪為主題的1,000平方米大型躉船上,並以灣仔及中環海岸線形成背景,使得位於維多利亞港兩岸的近30萬市民都可觀看這次盛事,因此,今次開幕禮創出最大開幕式背景、最大表演場地以及觀眾人數最多的3項世界紀錄。

 參賽運動員進場形式亦是前所未有。9個國家或地區分別以9艘約長70米的躉船作為代表,而且各有特色,例如代表蒙古國的蒙古包、韓國的大鼓及澳門的蓮花等。而進場的次序以其英文字母排列,中國綵船首先進場,然後是朝鮮,而主辦地區香港則最後進場。

辦國際運動會 多能振興經濟

 回顧以往各項國際性運動會的舉行,都被視作振興經濟的有效措施,因為這多能為籌辦國家或地區帶來可觀的額外收入,從而發揮振興經濟的作用,因此凡有國際性運動會即將舉行,都能吸引很多國家或地區爭奪主辦權。

 先以東亞運為例,原本第三屆的主辦權是由澳門奪得,但因日本在1995年發生阪神大地震,當地政府提出希望以舉辦東亞運來振興當地經濟,東亞運動會總會經商議後,決議通過由大阪主辦第三屆東亞運,澳門則改為主辦第四屆。

 另外,由於能帶來龐大的經濟收益,每屆奧運會爭辦城市的競爭亦非常激烈。2009年6月,國家審計署公布,截至2009年3月15日,北京奧組委共支出約193億元,收入達205億元,即舉辦北京奧運會為內地帶來超過10億元盈餘。

 有人認為,東亞運能為香港經濟帶來很多好處,一舉多得。但亦有人指出,大部分歷屆主辦國家或地區都是蝕本而回,並質疑東亞運的效益是否被高估。以下將分析舉辦東亞運的經濟效益及其爭議所在。

 

好處 帶動經濟向上 走出海嘯陰霾

 根據有關統計,整項東亞運賽事的營運開支需3億元,主要是用作競賽項目、典禮、以及保安工作等。負責統籌的東亞運公司表示,雖然費用較原先預計多用約6千萬元,但由於籌款比預期多,加上所有門票已售出超過7成,基本已經達致收支平衡。

 另外,有人預計,這次賽事至少能吸引1萬名海外旅客專程來港。旅發局主席田北俊表示,這批旅客的消費力不弱,預計每名旅客在港期間消費超過5,000元,換言之,將為本港帶來超過5千萬元收入。

 除帶來額外的經濟收入外,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表示,香港在籌備東亞運期間共創造1,000個職位,而在比賽期間亦聘請約1,000名臨時工。不少學者認為,今次東亞運不但創造數千職位,紓緩失業率,亦在金融海嘯和旅遊市場蕭條的情況下,增強香港的旅遊競爭力。

 

爭議 歷屆只有釜山微賺

 澳門是上屆的東亞運主辦地區。但據統計資料(見表)顯示,澳門當年的營運支出有6億元,但收入僅得1.09億元,蝕近5億元。至於第三屆的日本大阪東亞運,其營運開支約5.6億元,而當地政府則表示收支平衡。1997年的韓國釜山東亞運是過往3屆中,唯一錄得盈餘的一屆,但亦只賺得不足1億元。

 因此,有人認為,舉辦東亞運的效益可能比想像中少。

想一想

1. 你認為香港舉辦東亞運能夠收支平衡嗎?

2. 除經濟收入外,舉辦東亞運還會帶來甚麼好處?

相關新聞
逾10年首次 浸大財赤4.5億 (圖)
浸大財政情況 (圖)
陳佐洱鍾景輝等 膺公大榮譽博士 (圖)
科大推侍學行 服務社會大眾 (圖)
港大頒學位 (圖)
浙大第二附醫 慶建院140周年 (圖)
理大生設計鏡面錶 獲星火國際獎 (圖)
東亞運顯特色 興經濟旺旅業 (圖)
過往三屆東亞運的收入 (圖)
性格可以決定命運
Super Star Tutors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