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昨日點名批評9間黑店用欺騙手法推銷機頂盒,並揭露有不良銷售商趁機以訛騙手法騙長者。不法商戶公然以虛假陳述誤導事主,已屬商業欺詐行為,更令人不齒的是,騙徒專以哄嚇騙詐手段向老弱婦孺下手,簡直是喪盡天良,必須依法嚴懲。由於不法之徒為逃避刑責,經常轉換公司註冊掩人耳目。消委會在接到投訴時,理應第一時間轉介警方跟進,及時將騙徒繩之以法,而非自行處理,讓他們有機會逃之夭夭,之後緝捕更加困難。消委會應汲取教訓,加緊與執法當局合作和情報交換,及時聯手打擊不法銷售行為。
本港正逐步推行數碼廣播,不少市民裝設機頂盒,以便早日收看數碼廣播。然而,一些不法之徒卻覷準機會,訛稱如果不加裝機頂盒,連基本的電視節目都會看不到;或指機頂盒有政府資助可獲優惠等欺騙消費者。尤其令人氣憤的是,騙徒專向知識較低、收入亦不高的基層市民下手。不少市民在騙徒威迫利誘下誤入騙局,不僅要承受金錢上的損失,更造成沉重精神困擾。早前就有市民因被誤導簽署昂貴的收費電視合約,飽受精神困擾,最終上吊自殺。血的教訓,歷歷在目,社會必須正視問題,合力打擊這些不法之徒。
有關機頂盒的騙案屢禁不絕,癥結是緝查困難。過去一些不法銷售騙案,由於犯事者只是公司內的個別害群之馬,公司亦多願意與警方配合調查,破案並不困難。然而,機頂盒騙案許多屬於集團式犯案,不法之徒為逃離緝查,多以空殼公司註冊,並且不時轉換公司名稱,所以,調查工作必須爭分奪秒。消委會始終缺乏執法權力,在接到這些詐騙個案時,理應立即交由警方調查,而不是將個案視為單純商業糾紛,自行調解。這些公司既然不時換殼犯案,自然不會有誠意與消委會調解,不過是以此拖延時間,方便脫身。消委會指一些公司開始時願意合作,及後卻態度轉趨惡劣,其「奧妙」便在此。儘管消委會公布不法商戶名稱,但他們已經改頭換面,阻嚇作用難及直接檢控。消委會應總結這次經驗,不要再重蹈覆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