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不少的士司機報稱在中石化加氣後死火,近日車輛死火事件更由的士擴展至小巴,受影響的範圍愈來愈廣,不僅打擊司機生計,更令本港交通安全潛藏風險。當局應盡快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事件成因,釐定責任誰屬。同時,全面檢查油氣供應鏈各個環節,巡查所有加氣站的儲存、供氣設備,並定期抽驗市面的加氣站。事件暴露了機電署未有做好監管工作,當局在調查完成後,應總結經驗,堵塞監管漏洞。
石油氣車輛入氣後突然「死火」的事件,肇因至今仍是謎團,但已經暴露香港監管石油氣的機制存在漏洞。機電工程署承認,署方只在石油氣入口層面,檢查證書是否符合氣體安全條例的規定,未有經常在市面氣站抽取樣本化驗。近日來,估計全港最少有5,000至6,000部的士,入氣後於減速行車時突然「死火」,當中6成是在中石化入氣。但中石化同時供應的另一間石油氣公司與其他油公司「出事」情況並不普遍,推算是石油氣供應鏈中下游程序出錯,有可能涉及入氣車、運送過程等問題。事件發生後,中石化已經馬上著手調查,但其他供氣公司亦有可能出現問題,所以應由當局統一調查,由運輸署、機電署等組成調查小組,盡快查出肇因並提出改善建議。同時,事件造成不少司機的經濟損失,當局應擔當司機與油公司的橋樑,協助雙方協商解決方案,給司機一個交待,避免事件愈鬧愈大。
的士死火的問題,早在幾個月前已有零星發生,司機亦已向機電署反映。然而,署方沒有認真跟進,明顯後知後覺,未能防患於未然。大量的士小巴每日在車水馬龍的大街小巷以至高速公路上行走,如果突然死火,後面車輛煞掣不及,隨時可能引發嚴重車禍。而且,現時根本不知道有多少車輛受到影響,部分司機亦可能不知道加了問題石油氣,事件一日未查清,等如在道路上流動著大批「計時炸彈」。
當局一直鼓勵司機轉用石油氣,卻未有做好相應配套,不僅導致石油氣站供不應求,司機入氣往往要大排長龍,安全監管上亦漏洞處處。此一狀況,委實值得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