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玩物益智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經典月份牌 中國印刷光輝一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1-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方健生自幼酷愛繪畫,對這些曾革新中國繪畫技巧的月份牌,自然情有獨鍾。

 踏入新一年,又是換上新月曆的時候。現在科技發達,並非所有人都會在牆上掛月曆。但在上世紀初至40年代,繪製精美的月份牌,可是流行一時。

 「當時家家戶戶都會掛上月曆,描繪了美女不同形態的月份牌,百姓既可以藉此點綴居室,商家亦樂於藉此推銷商品,因此形形色色的月份牌推陳出新。」收藏月份牌20多年的方文,更認為這些繪製精美的月份牌能反映民國時代的生活,而且無論從繪畫技巧,還是印刷技術,月份牌都突破傳統,為中國印刷史寫下光輝一頁。

文:陳慧敏 攝:劉國權

結合廣告與年曆的月份牌,其實是由中國傳統的年畫演變而來。

 上海自清末開始被列強佔據,各式外資商品大量流入上海。外商遂利用中國人喜歡的傳統年畫形式,附上不同的商品,藉此發揮宣傳推銷的功效。

 月份牌的題材,早期沿用傳統年畫採用的中國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其後以時裝美女為主題,為人熟悉。可是,後來因為抗日戰爭,以及新中國成立,資本主義制度沒落,月份牌亦逐漸消失。

重遇月份牌.喜出望外

 「在文革時期,用作宣傳廣告的月份牌,更被視為舊社會的產物,不少月份牌遭到破壞。」所以當方文在80年代初,偶然在內地的地攤看到久違的月份牌,令他喜出望外。「對月份牌的印象,來自小時候,但很久也沒有再見過,那次重遇,感覺十分熟悉而親切。」收藏月份牌就是由這時開始。

 雖然月份牌發揮廣告宣傳的用途,但細看便會發現「喧賓奪主」的情況。因為畫師着力描繪畫中佳人的姿態神韻,推銷的商品,往往只在角落或邊框等不大顯眼的地方出現,而且畫中人跟商品可能一點關係也沒有。這種情況後來慢慢轉變,直至月份牌盛行的中後期,才逐漸明顯以畫中人直接傳達商品的資訊。

徹與悟.藏家修養

 方文笑言,當時每張月份牌大概幾塊錢,涉獵日久,才驚訝不少逃過文革浩劫的月份牌,都保存得十分完好,有些更從未懸掛在牆上使用。「沒有前人的悉心保存,就沒有眼前的珍品,所以收藏其實也就是保存文化的其中一種途徑。」

 他收藏的其中一幅屈臣氏月份牌,就是在抗日戰爭時印製。「當時物資短缺,這張月份牌的面積也比一般的要小,設計也較簡單。但當時的人仍盡用有限的資源,而且保存如此良好,實在難能可貴。」

 除了月份牌,自幼喜歡繪畫的方文還收藏了年華、郵票、明信片等,收藏範圍十分廣泛。「我不買也要看,對我來說,收藏是一種癮。」這種對藝術品的賞慕之情,僅限於欣賞,卻並不固執要得到每一件自己喜歡的藏品。「執着其實是一種折磨,自己難為自己,還不如放開心扉,欣賞了解出色的藏品,而不岌岌於據為己有。」所以他認為收藏家不僅要加強文化修養,更重要是懂得「徹」與「悟」。

革新藝術技巧.功不可沒

 風姿綽約的佳人令人眼前一亮,這是美女月份牌廣受歡迎的其中一個原因。對自幼愛繪畫的方健生而言,月份牌所展現的繪畫技巧,更吸引他的興趣。

 「月份牌雖算不上是藝術品,但無可否認,畫師巧妙地融合了中西繪畫技巧,創新和突破了中國傳統的繪畫方法。」方文指著名畫師鄭曼陀的擦筆水彩畫,大大革新中國的傳統繪畫技巧。畫師會在畫中美女的臉部擦上一層炭精粉,輕揉擦陰影位置,再塗上水彩暈染,呈現白裡透紅,粉雕玉琢之美,亦令美女更富立體感。

 印刷技術方面,中國傳統沿用木版印刷。列強入侵,同時將西方的石版印刷傳入中國。這種印刷方法,可以印製複雜多變的顏色,保持原畫的韻味,而且可以大量印製,減低成本,同時方便流通。而且月份牌採用從外國進口的銅版紙,也就是粉紙,紙質緊密光滑,印刷的文字和圖案更細緻清晰。

 「月份牌不僅僅是一般人認為低層次的廣告宣傳品。」方文認為月份牌有其歷史和藝術價值,只要細心認真地欣賞,便可感受和體會。

相關新聞
經典月份牌 中國印刷光輝一頁 (2010-01-10) (圖)
投資有道:明、清瑪瑙製品具收藏價值 (2010-01-10) (圖)
鈔海趣談:中國貨幣史上面額最大的紙幣 (2010-01-1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玩物益智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