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南航向台灣風災民眾捐款500萬新台幣。
近年內地央企探索慈善新形式,減少直接捐款,而是成立公司資助基金會,以規範捐款捐助行為。目前已有6家大型央企成立了「巨無霸」基金會,但管理缺位等問題再招質疑。
基金會未設專職人員
國資委研究局副局長楚序平表示,目前共有6家企業成立基金會,分別是中遠慈善基金會、寶鋼教育基金會、南航「十分關愛」基金會、國壽慈善基金會、人保慈善基金會、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從註冊資金看,這些央企基金會個個都是「巨無霸」,最高額如中遠和中移動,都為1億元左右,人保、寶鋼和國壽分別為5,000萬元,最低的南航也有2,000萬元。它們的資金來自於公司商業利潤捐贈,主要投向是資助扶貧濟困、救孤助殘、助學助教、賑災救援、環境保護等公益慈善事業,以及重大突發性災害的緊急捐助等,其中教育、醫療衛生、科學研究和福利事業是央企基金會捐贈的主要領域。
楚序平認為,央企基金會都按照政府管理部門的要求建立了專業的管理機構,依法規範地開展慈善活動,接受稅務、會計主管部門的稅務監督和會計監督,接受社會公眾的查詢、監督,並依法向社會公佈包括年度工作報告和公益資助項目等信息。總的看來,「運作規範,效果顯著,捐贈行善水平大大提高」。
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室主任楊團認為,大部分由央企捐贈設立的非公募基金會,普遍沒有與執行層面相匹配的專職人員,大部分人員都借用自企業內部,容易讓「社會責任」蛻變為央企用公家的錢拉關係。「從表面上看,不僱用專職人員,可以控制成本,把更多的錢用在慈善上,但實際上全聽領導的。」而從相關央企基金會的年檢報告顯示,除寶鋼基金會外,2008年度國壽、南航、人保、中遠基金會的人員支出福利皆為零,即沒有設立專門的基金會人員。
須建立監督評估機制
有關調研報告還指出,當前央企基金管理不夠完善,捐助方式和內容比較單一,是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必須盡快建立資金計劃、使用和結算的統一規劃及調配、跟蹤體系,以減少管控漏洞。
儘管目前央企私募基金會尚不成熟,中國扶貧基金會品牌處處長丁亞東向本報指出,在發達國家,企業成立公益基金會非常普遍,美國多達3萬個,而內地數量很少。他認為,央企通過設立基金會進行慈善活動,只要「捐贈有預算、決策有約束、事前有規劃、投向有目標、運作有監督、效果有評估」,就會是提高企業行善水平的有效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