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增長超額兌現 調結構難達標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3-13]     我要評論

十一五收官 今年已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從「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四大類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完成情況看,經濟增長目標已提前超額實現,到今年末,人口資源環境和公共服務人民生活兩大類指標完成目標亦幾無懸念,但從「九五」期間即被提上議事日程的經濟結構調整仍進展緩慢,「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反映經濟結構調整的四個預期性指標恐難實現。

年均人均增速 提前一年實現

 在「十一五」規劃中,中國提出了22個可量化的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用於評價經濟增長、經濟結構、人口資源環境、公共服務人民生活四大方面進展。其中,反映經濟增長的兩個預期性指標,即年均GDP增速和人均GDP增速,表現最為搶眼,已提前一年實現目標。

 但到2009年底,經濟結構調整的四個預期性指標,距離目標仍差距加大,恐難最終完成。國家發改委宏觀院最近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到2009年底,在反映經濟結構調整的四項指標中,除了城鎮化率達到預期外,服務業就業比重、服務業佔GDP比重和研發經費佔GDP比重3個指標完成情況仍低於預期。

城鎮化達預期 戶籍改革緩慢

 報告稱,2009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42.6%,距離43.3%的預期目標仍差距較大,而反映技術創新能力的研發經費佔GDP比重達到1.62%,為近年來最高點,但仍大大低於「十一五」規劃中2%的目標。城鎮化率雖達到預期,但戶籍等改革緩慢。

 「『十一五』規劃,從實施效果看,不太理想。」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楊偉民近日在「中國經濟50人年會」上坦言,從前四年執行情況看,增長更多偏向於靠投資、出口拉動。本來希望服務業發展更快,但實際結果工業大大快於服務業。城市化進展也不很理想,主要困難是農民工市民化。行政的區域經濟有所強化,而「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建設主體功能區,實施效果不理想。

相關新聞
國產大飛機 2016年上天 (圖)
胡錦濤:推進高新武器建設 (圖)
谷歌留去自由 如違法「後果自負」
台胞投資保護法 代表力促明年修訂 (圖)
閩擬赴台島 設台胞證辦理機構
教育部:資源向農村傾斜 (圖)
國務院僑辦 宴港澳代表委員 (圖)
未能回台奔父喪 林毅夫曾痛哭多夜
劉志軍: 港匯入高鐵網 時空距離大縮 (圖)
鐵道部長會晤本報社長 (圖)
今年外貿增長5% 廣東有信心 (圖)
張春賢:願帶頭公佈財產 (圖)
蔣麗芸盼望十二五規劃納香港
偷閒赴天津 陳鑑林體驗高鐵 (圖)
潘宗光倡議優化高校辦學自主權
張賽娥建議修改房價指數 (圖)
兩會13日議程
「封網吧」意在炒作? 委員自曝增值五億 (圖)
「春晚低俗應叫停」 政協常委炮轟央視 (圖)
「人氣部長」陳竺 隨和化齟齬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