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步「中等收入國家」 避「停滯下滑陷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3-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國務院政策研究室社會司副司長劉文海。

十二五考驗 歷史經驗表示,人均GDP達到3,000至10,000美元時,新興的發展中國家將從低收入國家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在這一階段,面對社會結構轉型、利益關係多元化、複雜化及民眾權利覺醒等新情況,國家很容易出現經濟增長停滯乃至下滑,社會衝突加劇等狀況。有專家指出,中國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國家陷阱」。國務院政策研究室社會司副司長劉文海近期撰文強調,「十二五」期間中國社會發展將面臨四大挑戰。

面對四大挑戰 臨矛盾凸顯期

 挑戰一:繼續增長的人口將給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壓力。人口老齡化將進一步加劇,直接影響勞動力供給,加大社會保障壓力。同時,人口流動性也將進一步加劇,大量農民從農村流入城市,將會引發流動人口管理、城鄉社保銜接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挑戰二:中國正處於由經濟轉型引發的社會轉型時期,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社會成員利益分配存在不公,一些公共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合法化,引發公權力與民眾之間的矛盾和糾紛加劇,勞資矛盾日益突出等問題的存在,使得中國社會進入矛盾凸顯期。

 挑戰三:來自就業和社會保障。數據顯示,到2013年城鄉勞動人口達到峰值10億人左右。今後若干年內,每年勞動力供大於求缺口在1,200萬—1,400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尤為嚴峻。而在社會保障方面,統計顯示,國民中享有基本而有效的社會保障的人群不足四成。農民、農民工、被徵地農民、城市無業居民和城鄉殘疾人等群體的社會保障基本缺失。

 挑戰四:目前中國經濟、社會和行政管理三大體制改革中,社會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相對滯後,政府職能轉變仍不到位,行政成本日益膨脹,反腐形勢嚴峻。「十二五」期間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進程將制約經濟社會整體發展步伐。

相關新聞
國產大飛機 2016年上天 (圖)
胡錦濤:推進高新武器建設 (圖)
谷歌留去自由 如違法「後果自負」
台胞投資保護法 代表力促明年修訂 (圖)
閩擬赴台島 設台胞證辦理機構
教育部:資源向農村傾斜 (圖)
國務院僑辦 宴港澳代表委員 (圖)
未能回台奔父喪 林毅夫曾痛哭多夜
劉志軍: 港匯入高鐵網 時空距離大縮 (圖)
鐵道部長會晤本報社長 (圖)
今年外貿增長5% 廣東有信心 (圖)
張春賢:願帶頭公佈財產 (圖)
蔣麗芸盼望十二五規劃納香港
偷閒赴天津 陳鑑林體驗高鐵 (圖)
潘宗光倡議優化高校辦學自主權
張賽娥建議修改房價指數 (圖)
兩會13日議程
「封網吧」意在炒作? 委員自曝增值五億 (圖)
「春晚低俗應叫停」 政協常委炮轟央視 (圖)
「人氣部長」陳竺 隨和化齟齬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