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衛生署調查發現市民對老年癡呆症認知不足,有近一成人竟表示會避免和癡呆症患者接觸。圖中為鄭相德,右二為羅振邦。
【本報訊】(記者 郝君兒)老人家年紀老邁記性轉差屬正常事?家有老年癡呆病人會被歧視?衛生署調查發現,不少市民對老年癡呆症認知不足,甚至誤解重重,近40%人認為癡呆症患者應入住安老院舍,近10%受訪者更指會避免和癡呆症患者接觸,又認為增加對老人癡呆症患者的護理服務等同浪費金錢。衛生署表示,香港有近10萬名老年癡呆症患者,市民如能及早識別家人的癡呆症病徵,可緩減患者病情,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家庭糾紛。
近4成人認為應住安老院
衛生署與椿齡智研學會在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期間,在各長者中心、安老院舍及地區機構訪問762人,當中近半屬已退休人士,受訪者平均年齡達52歲。結果發現有38%受訪者認為患有癡呆症病人應住安老院,16%人認為家有癡呆症患者會被歧視,75%人誤以為記憶衰退及性格突變是正常衰老表現,66%人錯誤認為癡呆症只會影響人的記憶,更有近10%人避免與患者接觸。
家人若協助可減慢衰退
負責調查的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顧問醫生羅振邦表示,調查反映市民對老年癡呆症認知不足,尤其不了解該病的早期病徵,並對癡呆症患者存有誤解。他指出家人如能協助患者及早診斷,可減慢患者腦部功能衰退的速度,亦可維持家人與患者的關係,減少家庭磨擦,從而減輕照顧者的心理壓力。
椿齡智研學會副會長鄭相德透露,該會將在3個月至半年內邀請300至400名正照顧老年癡呆症病人的自願者,既教導他們如何照顧患者,同時教導他們如何排解壓力及紓緩情緒,並將他們的經驗結集成書,讓社會上其他有需要人士參考。
做運動耍太極有助改善
另外,衛生署與中大合作研究,招募未有記憶或認知力衰退等老人癡呆症病徵的長者參加,一組人做一般的伸展運動,另一組則耍太極。初步發現,兩組人的記憶力均有改善,但太極組參加者的視覺專注力改善得較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