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年演員飛躍大獎」頒獎禮上,「生角」得主黎耀威談得獎感受時,說非常感謝他的父母,因為要求香港的父母願意讓子女以演出粵劇為職業是很困難的。為甚麼香港的父母不太願意讓子女加入粵劇行業呢?父母主要是擔心子女的前途。本來這現象普遍出現在戲劇、舞蹈等表演藝術界別;反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窮人家會把子女送到戲班學戲,讓子女有兩餐溫飽。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本地粵劇走進低潮,一般演員演出機會少,收入菲薄,父母不想子女以粵劇為終身職業是自然不過的事。至今,一般人仍然存有做粵劇演員不能謀生的觀念,而青年演員收入偏低也是事實。但以整個粵劇和粵曲市場來說,由於一大段時期缺少年輕人入行,加上移民潮,大部分工作崗位都是求才若渴,如非有來自內地的生力軍,相信香港的粵劇和粵曲會出現因缺乏樂師和後勤工作人員而出現演出萎縮的奇景。最近出爐的兩份調查報告顯示,粵劇、粵曲行業的演出次數和市場消費能力相當不俗,從業員的收入也很理想,斯人獨憔悴的只有待上位的演員和剛入行的青年演員。
我覺得今天的年青演員也好,培育年青演員的人或機構也好,必須先要糾正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學戲必須成為全職的粵劇演員。無論中外,學習表演藝術而能夠留在舞台的都是百中無一,獨當一面的精英中的精英更是萬中無一。無法在台上表演的人會轉到其他和本科相關的工作崗位,例如幕後製作,更多是從事教學工作。我有一位學鋼琴的好朋友,自大學畢業後,以做私人鋼琴老師謀生,生活相當寫意。回顧粵劇、粵曲界,也有不少行內人主要收入來自教學生,月入超過十萬元的名師大有人在。
主張中學發展粵曲教育
要吸引年青人入行和令父母安心讓子女入行的最基本條件,就是有就業機會,可以賺取生計,年青人不會成為家庭的負累。我主張在中學發展粵曲、粵劇教育和設立公開評核試,其中一項作用便是要擴大粵劇演員的就業市場,為粵劇演員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有了這個龐大的就業市場,負責培訓演出的院校便要在課程中增加教學方法一科,使學生畢業後多一條出路。
遺憾地,發展學校粵曲、粵劇教育的方向和我原來的想法不同,主事部門致力培訓學校的教師認識粵劇和學唱粵曲,結果事倍功半,進展緩慢;直至近年改弦換轍,加強和業界合作,成績才顯現出來。至於公開評核試的建議,由於業界的保守或保護主義情緒高漲,未出台已炮聲隆隆。這情況使我聯想到清末滿清朝廷推行溫水式的「洋務運動」,結果也惹來破壞中國傳統的攻擊,未竟其功。我想中國人在「自大」和「自卑」的兩個極端中,最適宜是找一個「平衡點」,那就是魯迅先生所提倡的「拿來主義」;至於因個人利益而排斥異己,問題還是要業界自行解決了。 ■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