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鴻睿表示,因為全球氣候暖化,南極冰川逐年融化導致海平面不斷上升,影響生態環境。圖為南極半島正融化的浮冰。
【本報訊】(記者 覃卓嘉)生活中隨手關燈、回收紙張等微不足道的行為,究竟會為地球環境帶來什麼改變呢?早前有機會到南極考察兩周的理大本科生王鴻睿說,極地體驗讓他看到了地球最南端的生態已急劇惡化,冰塊融化令小企鵝夭折率大增,海豹、鯨魚等動物的生存空間亦不斷萎縮,讓他大為心痛。回到香港,他決定由自己做起,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希望可以用行動感染他人加入「環保大軍」。
王鴻睿現為理大物流及航運學系三年級學生,他表示,3年前學校邀請世界第1個徒步穿越南北極點的英國人Robert Swan到校舉辦環保講座,他因此留意到Robert發起的環保組織「2041」及其每年1次的南極考察活動。王鴻睿最終下定決心,報名參加今年3月的南極考察團,憑借過往的環保工作經驗,他順利通過了「2041」的全球篩選,加入南極遠征隊,成為當中年齡最小的隊員。他亦獲得可口可樂公司、理大及其他民間機構共計約30萬港元的贊助,開展這個白茫茫的旅程。
途中到訪中國長城考察站
考察團由5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隊員組成,他是其中少數的學生。團隊乘搭考察船在3月5日由阿根廷出發,開往南極半島,整個考察活動為期2星期,途中亦到訪中國在南極的長城考察站。剛到半島時,王鴻睿指自己被眼前一片「純凈的白色天地」所吸引。
不過在之後的各類活動中,王鴻睿逐漸體會到南極的生態環境其實已開始惡化。他指出,考察隊每日上午主要進行攀爬冰山的活動,當他們到達山頂後,機構組織者會拿出過往多年在同一地點拍攝的圖片作對比,再讓隊員拍下現況。他說:「以往的冰雪天地已經消失,我們被浮冰圍繞,這主要是因為人類各類行為令全球氣候暖化,南極冰川逐年融化。」
冰川融化、水位上升令南極圈內的動物面臨生存威脅。王鴻睿指,考察期間隨時可見到企鵝、海豹、鯨魚等動物。期間,他親見一批企鵝因為環境變化而遲了一星期出世,本來該在冬天來臨前長好的羽毛卻未及豐滿,「牠們當中的一部分或因此在冬天死亡,這或亦令以捕殺企鵝為生的海豹面臨生存影響」。
王鴻睿指,回港後自己開始以身作則,從隨手關燈、回收紙張的小事情做起,並不斷向身邊人宣傳環保的重要性。他指,未來會繼續參與不同的環保及宣傳活動,希望鼓勵更多人投入保護地球的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