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美嫦(上圖)表示,兒童如在4歲半前肥胖,他們在12歲後會繼續肥胖的機會較其他孩子高5倍。本報記者歐陽子瑩 攝
【本報訊】(記者 歐陽子瑩)本港首項針對學前兒童體重及父母觀感的調查研究顯示,超過3成幼童過重及過輕;當中由港人父母照顧的幼童,有71%超重,但由新來港父母照顧的幼童,便有約39%過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收入愈高的家庭,出現過重孩子的比率較高。不過,無論子女實際是過輕或超重,但父母總是認為子女的體重適中,令子女無法獲得最適當的照顧。學者警告,幼童如在4歲半前已呈肥胖之狀,他們在12歲後會繼續肥胖的機會會較其他孩子高5倍。
香港教育學院於去年4月,以問卷訪問了508名來自本港18所幼稚園的4至6歲幼童主要照顧者,以了解他們對子女身體形象的看法。研究根據量度體重指數(BMI)計算受訪者兒童的體重,結果發現當中只有約65.2%學童的體重屬於正常,26.8%屬於肥胖及過重,另外有8%屬於過輕。
39%過輕童屬新來港家庭
負責有關調查的教院心理研究學系助理教授陳美嫦稱,雖然社會經濟地位和兒童的體重狀況沒有很強的相關性,但其調查顯示,約39%體重過輕的兒童與其照顧者,在香港逗留不超過5年,屬新來港家庭;但79.4%超重兒童和61.9%肥胖兒童的父母,則在香港居住超過10年或是土生土長港人。調查又發現,家庭收入愈高的家庭,出現孩子過重的比率較高。
雖然只有6成半受訪幼童體重正常,但當家長被要求描述子女的身形時,幾乎全部家長都以「中等」來形容他們的子女。陳美嫦認為,家長對幼兒身形的看法出現偏差,會妨礙他們對子女提供適當的照顧,忽略子女出現癡肥或因營養不足導致智商低等其他健康問題。
胖得難走路 母竟稱可愛
她表示,曾在幼稚園見到一些胖得走路也有困難的小孩,但他們的母親卻完全不認為子女肥,並會為子女辯護說「肥才可愛」、「(長大後)慢慢(身體)會拉長便不肥」等。她指出,世界的文獻已顯示,幼童如果在4歲半前已肥胖,12歲後會一直長胖的機會會較其他孩子高5倍。
陳美嫦認為,這種歪曲現象可能是因照顧者對正常兒童體重的意識薄弱所致,又或是受到個人經歷或對幼兒體形的喜好影響。她建議,幼稚園和母嬰健康院應緊密合作,同時加強幼師對幼童BMI的認識,以便辨識、監察和跟進有需要協助的學童個案。
|